湖北日报讯 记者 翟兴波
昨日上午,荆州市沙市区江汉北路李永安的住处,墙上一件栩栩如生的金丝楠木薄浮雕作品映入眼帘。
仙山楼阁、灵石异草、珍禽瑞兽……一块2毫米厚的金丝楠木板上,显现8个画面层次,将40多个神仙人物,从地面、空中和海上分路赴王母寿筵的仙界画面生动再现。“创作这幅《群仙祝寿图》我用了3年,也站了3年。一刀一刀地雕刻,手划破了多条口子。”李永安说。
李永安使用的雕刻技法为浅浮雕,是与高浮雕相对应的一种技法,深度一般不超过2毫米,艺术魅力和雕刻难度,都在一个“浅”字上。“木雕是递减法,一刀下去,如果深了,就没法修复了,一刀失败可能一幅作品就废了。要练就一刀到位的技术,只有靠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他说。
李永安最初从事的是根雕创作。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偶然在一本书中得到启发—这册由中国近代竹刻艺术家金西崖与文物鉴定家王世襄合著的《竹刻艺术》,谈到如何以雕刻再现书画—这让李永安将创作方向转向了木雕,开始主攻金丝楠木浅浮雕画。
“挑战薄浮雕有三难:做工难、人物雕刻难、精细度难。”李永安说。
山水、花鸟、人物,三者之中最难表达的是人物。李永安说,他的作品以人物为主。在薄薄一层木板上分出七八个层次,固然是技术上的考验,但最难的是如何将心中向往的精神意境尽情表达—画面中的人物的生活场景以及气韵神态,必须惟妙惟肖。
“要在毫厘之间把握人物的动态心理,除了要有灵巧的双手和熟练的刀法外,还要耐得住寂寞,冷静而富有创意地构思。”李永安说,“我既是在创作,也是在雕刻自己的人生。”此刻,他深邃的目光停留在金丝楠木薄浮雕画上,透露着对这项工艺无限的爱恋。
而岁月也在他身上打下明显的烙印,那双手因常年雕刻,已布满老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