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德阳1月7日讯(记者 周鸿摄影报道)德阳75岁老人于荣光家有藏品上万件,其中多数是其祖传下来的,另外一部分则是他用自己淘回来的。今年他的私人博物馆在绵竹建成并对外展出,由于场地限制,当天只展出藏品三千多件。
据于荣光老人介绍,这些藏品年代跨越商周、春秋、战国、唐宋至现代,包括金银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物件。尽管有这些多的宝贝,但是他却从未想过将其变卖,与老伴儿凭着4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
私人博物馆 资金受限舍不得开灯
于荣光的大唐博物馆位于绵竹汽车站附近。今天上午,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这里,走进于荣光的工作室里看到,他正在对刚收集回来的藏品进行量尺寸、写说明。
“这个是金贝,古代用来交易的货币。”于荣光把放大镜递给记者说,“你仔细看看,这个是金子做的。这个金贝是今年在旧货市场淘回来的,本来去买椅子,刚走到那里,有个店铺的老板就喊我看看,最终我用五块钱买下来。”
随后,于荣光带着记者在他的博物馆逛了一圈,不过里面却是黑暗暗的,每到一处他才会打开灯,然后看过之后又把灯关掉。“这里电费太贵了,九毛钱一度电,老是这样开着,耗不起。”于荣光说,现在只靠4000元的退休金过活,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自己的亲人。
据了解,博物馆面积为1500多平米,是当地政府无偿赞助使用,分为青铜馆、玉器馆、金银器馆、瓷器馆、杂项等。每到一个馆,于荣光都如数家珍,一一介绍其风格、来自哪个朝代、用什么做的。四川新闻网记者看到,在整个博物馆中,标注的唐代金银器最多。
据了解,这是德阳首个私人博物馆。
藏品多是祖传 部分由自己淘回来
上万件的藏品是怎么来的?于荣光表示,其中至少有一半是祖传下来的,“至于是从哪一辈开始收藏,我就不清楚了。”另外的,则是他几十年来淘出来的。
于荣光说,他的爷爷在世时,就已经有很多藏品了,分散在各个地方藏着,但是会拿出几件放在桌子上供大家看。
“我的父亲在30多岁时不幸去世,临终前,他让爷爷卖掉一些藏品用来养老和抚养我。”于荣光说,他的爷爷并未那样做,而是靠做小生意维持生计。
上世纪70年代,于荣光的爷爷以106岁寿终。临终前,告知于荣光藏品所在之处,以及于荣光父亲留下的一笔财产。
“我把父亲留下来的金条以及200个银元陆续卖掉,不仅仅是用来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淘一些古董。”于荣光说,他曾以3万元的价格,从两个解散的川剧团买回来了十几箱近百件戏服。“戏服做工都非常的精致,上面的金黄色的线和银白色的线都是用金银包裹起来的,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痕迹,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
把所有藏品展示给众人看,一直都是于荣光爷爷的心愿。那个时候,于荣光的爷爷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于荣光决定继承其爷爷的遗志,建一所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
“要建博物馆需要一笔大钱,但是我没有。”于荣光说,他决定卖掉宋代的官海棠花盆筹钱。“去年徒弟把这个瓷器带去上海时,我那几天食不下咽,心情很不好,非常后悔。不过,幸好最后没有卖,心里才踏实了。”
6岁跟着爷爷看古董 总结出收藏四个阶段和境界
“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哦?”有人对于荣光上万件的藏品产生了质疑。不过,于荣光对于这种质疑并不在乎。
“我爷爷就会看古董,以前当铺的老板不知道年代,经常找我爷爷帮忙看,为此还会得到一笔不小的酬劳。”于荣光说,他6岁就跟着爷爷学习如何识别古董的真伪,如今已经是75岁了,看了几十年的古董,虽不能准确说出时间,但是大概的年代还是分的清。
凭着跟他爷爷学到的知识以及几十年的经验,于荣光还总结出了收藏的四个阶段和境界。即:看假是真,看真是假;看自己真,看别人假;看假像真,看真像假;看真是真,看假是假。
于荣光解释说,最开始对收藏懂点皮毛的人,总以为做旧的仿品是真的,而干净的真品是假的;第二阶段,入门五年的人收藏一些老普货只认为自己收藏的东西才是真的,别人是假的;第三阶段,从事收藏10年的人因为看到东西多,反而分不清真假,而这时也是最关键的时候,只要努力就会有突飞猛进,如果不思进取,就会成为收藏的“小混混”;最后一个阶段便是真假都能看得出来,这需要20年的时间,随着实战经验、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提升,心态也就变得平和,能够客观公正的看自己和别人。
“我不是收藏家,而是这些文物的保护者。”于荣光说,并不能因为他与这些藏品共同生活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就属于他自己的了。它们始终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精神文明上的财富,他将把这个博物馆永远开下去,希望更多人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