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2月3日电 (张添福)3日,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王倩倩介绍,2014年青海喇家遗址揭露遗迹139处,其中三座房址共用一处门前场地的现象为喇家遗址首次发现,为探索齐家文化的聚落形态及社会结构提供了难得的线索。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黄河北岸的二级阶地上,遗址区域内保留了4000年前大地震、黄河大洪水或泥石流等多重灾难遗迹,是中国首次发掘的大型史前灾难遗址,并入选“2001年度中国考古十大发现”,2002年出土一碗面条状遗物,被认为是人类第一碗面条,素有“东方庞贝”之称。
2014年7月至12月,为配合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多家考古单位发掘面积近3500平方米,超过历年发掘面积之和。
据记者了解,本次发掘共揭露遗迹共计139处,包括房址20座,疑似房址3座,灰坑104个,墓葬4座,灰沟7条,陶窑1座。另外,还发现古地震留下的多处裂缝及漏斗状喷砂遗迹。
除此之外,出土青铜器、铁器、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器、牙器、蚌器等诸类标本达一千多件。
“2014年喇家遗址田野工作收获丰硕,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王倩倩介绍,本次发掘揭露出喇家遗址第一座陶窑,为研究齐家文化陶器烧造技术增添了重要资料。
王倩倩介绍,本次发掘带柱洞的地面式或半地穴式房址和三座房址共用一处门前场地的现象均为喇家遗址首次发现,这在丰富了关于喇家遗址房址结构认识的同时,大面积集中分布的房址更为探索齐家文化的聚落形态及社会结构提供了难得的线索。
王倩倩说,新揭露的两座墓葬,皆随葬多件齐家文化玉料,“如何认识这些葬于居址内的墓主人身份以及喇家遗址的丧葬习俗是今后需要探讨的新课题。”房址窖穴中出土的多件灼痕排列有序的卜骨,对了解齐家文化先民的宗教活动及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倩倩表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遗址中马家窑文化和汉唐至明清时期遗存数量较少,但是这些遗存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弥补和延伸了喇家遗址的文化内涵。多处古地震裂缝及喷砂遗存对齐家文化遗迹的破坏,又进一步增加了学界对喇家遗址齐家文化遗存最终废弃过程的认识,也更加突显了这处史前灾变遗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喇家遗址总面积约为67.7万平方米,现在总的发掘面积约为6500平方米,喇家遗址或有更为丰富的的文化遗迹存在。”王倩倩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