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又是地区、国家最鲜活的群体,也是对未来的走向起重要作用的群体力量,所以我们也想在关注国际大事件、推介重要艺术家的同时,不忽略这一股力量。
本期专家:广东美术馆馆长 罗一平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林琳
中国当代艺术的概貌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性美术馆对当代艺术的推广,它的选择往往具有一定的公共文化属性;二是藏家、画廊一干体系在审视当代艺术时所做出的选择,这无疑会携带与生俱来的资本化倾向;三是游离于前两者之间,自主的、个体的自发性艺术机构。美术史告诉我们,一些非主流的艺术机构或群体,往往会生发出一股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这三者在艺术发展史中各自发挥着不尽相同的作用,却缺一不可。
广东美术馆一直重点关注国际化的大型展览,对于本土的青年艺术家关注得还不太够,这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门槛有一定关系,也与青年艺术家自身受艺术实践经验、思想深度、观念等所影响,很难进入国家体系的美术馆有关。但是青年艺术家又是地区、国家最鲜活的群体,也是对未来的走向起重要作用的群体力量,所以我们也想在关注国际大事件、推介重要艺术家的同时,不忽略这一股力量。
我们在筹备三年展和即将举行的亚洲双年展中都遇到一个问题,在筛选广州艺术家的时候也觉得有点忐忑,除了活跃的、已经得到国内和国际学术界认同的少数艺术家之外,不知还能否找到新的走到国际舞台上的本土艺术家。我们希望通过策划本土青年艺术家的展览来寻找和培养后备力量,让他们借助国家美术馆的平台迅速成长。
众所周知,知识生产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但如果仅依靠单一艺术模式所生产的文化知识,必然导致文化体系的单一性与片面性,而各民间艺术机构的生产将多元化的丰富知识系统的构架。从现代艺术再到后现代艺术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大语境中,中国当代艺术若想寻求发展首先要认识自我,即从本土文化发展入手,而本土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对本土青年艺术家的扶持。此时广东美术馆,也要在当代和前卫艺术面前表态,即帮助本土艺术家发出真实的声音。但这并不意味美术馆将成为操纵民间机构的力量,而是共同努力,是对话与共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