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婧
威廉是个荷兰小男孩。
他有时候去祖父家玩,看到屋子墙上密密麻麻挂着许多画,画里有向日葵,还有一个面目总是很严肃的男子。
祖父有时会接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电话,然后他会叫威廉帮忙在壁橱里一起寻找某幅画作。在壁橱和这个家的很多角落里,都堆满了画,威廉知道这些画出自那个面目严肃的男子,也知道他对整个家族意味着什么,但9岁的他决心不做这个男子的代言人,他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威廉并不觉得男子的每幅画作都好看。但他对那些描绘树木下半部的画很着迷,“其他画都是描绘树的顶部,树枝、树叶,他却画树身的下半部,很不一般。”威廉说,他对绘画的兴趣由此而生。
尽管如此,长大后的威廉没有成为一名画家,他做了律师,并非常享受这份工作。
“但当你逐渐变老,你会回到你出发的地方。你想要进一步了解你的家庭。”威廉说,他开始对那个画画的严肃男子产生兴趣,并开始阅读关于他的书籍。
然后,威廉辞去了律师的工作,继续他祖父的事业——保存并推广那名男子的画。
如你所想,那名男子就是独耳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威廉曾祖父的亲哥哥。
在“香港荷兰日”4月13日的论坛活动上,梵高的曾侄孙威廉·梵高(Willem van Gogh)同大家分享了梵高家族和那些画作的故事。
香港荷兰日 听梵高后人讲故事梵高一生穷困潦倒,是弟弟提奥一直资助、鼓励他创作,兄弟俩感情深厚。提奥唯一的儿子出生时,便用哥哥的名字给孩子命名。梵高自杀后,悲痛欲绝的提奥紧随其后去世了。梵高留下的大量画作、书信则由提奥的遗孀乔安娜保管。乔安娜不遗余力地宣传梵高,并将梵高和提奥之间的书信集结出版。在她的努力下,梵高逐渐被世人所关注。
1925年,乔安娜去世。她的儿子文森特·威廉·梵高继承了母亲的衣钵,继续为其伯父的画作奔走。在文森特的推动下,梵高基金会于1960年成立,1973年,由荷兰建筑师格里特·里特费尔德设计的梵高博物馆落成,文森特将家中收藏的数百份梵高画作、书信悉数捐出。
威廉曾向祖父文森特讨要梵高的素描,“我不要他的画,只要一张素描,留作纪念。”
祖父问,如果给了他,他打算将素描传给哪个孩子。“你不可能将它剪成几段分给孩子们吧。”威廉回忆起祖父的话,“他说这些(画和书信)属于整个人类,而非一个家族。”
梵高家族现在有30多个成员,他们每年都会聚在一起,回忆祖父、曾祖父和画家梵高的故事。威廉说,他和其他家族成员最喜欢的梵高作品是《盛开的杏树》(Almond Blossom),那是威廉的祖父诞生时,梵高为小侄子作的一幅画。靛蓝色的天空下绽放一朵朵白瓣黄芯的杏花。《盛开的杏树》被挂在了新生儿的床头,久久地陪伴着文森特成长。“这是梵高送给这个家族的礼物。”威廉说。
如今,包括《盛开的杏树》《向日葵》《吃马铃薯的人》《麦田群鸦》等在内的200幅画作都在梵高博物馆展出,它收藏有世界上最多的梵高作品。而随着梵高名气的增长,这个1973年开放的博物馆越来越难以招架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客流量。1999年,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新展馆在原址上扩建。梵高的曾侄孙威廉正是梵高博物馆的宣传大使。
听梵高的后人讲梵高,这是“香港荷兰日”举办的众多活动之一。由荷兰驻香港总领事馆主办的首届荷兰艺术文化节从4月2日至27日展开,除了博物馆论坛,还有各类艺术展览、讲座、荷兰电影节和荷兰美食节。
香港荷兰日画作由威廉带来的《活现RELIEVO》系列中的九幅限量版作品在本届“香港荷兰日”上展出。《活现RELIEVO》系列是梵高画作的立体复制品,用三维技术将原作内容的比例、用色、亮度与材质重现,画框也是依照原画框制作。观赏者可以触摸这些作品。
荷兰著名摄影师Erwin Olaf的个人影展“Waiting, Berlin, Keyhole”亦迎来其在亚洲地区的首次亮相。还有“皇家旅行箱”讲座,讲解多款稀有的皇室旅行箱和它们的著名主人——拿破仑、维多利亚女王和孙中山等。此外,还有“荷兰市集”供应奶酪、鲱鱼、荷兰松饼等荷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