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其实变矮的古建筑不仅仅有故宫,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质的变化,一些古建筑的水平高度都产生了变化。今天,就为您盘点那些不知不觉间“缩个儿”的古建筑。
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宫墙600年矮了约90厘米
北京故宫的观众大多会觉得钦安殿个儿太矮。其实,不是古人有意为之,而是因为这座宫殿是少见的明代建筑,而三大殿均为清代遗存,朝代变更,宫廷里的“水平面”也不一样了。
在南三所东南电力增容管线电井工地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通过发现的明代散水和被城墙包砖叠压土衬石,确认了故宫东城墙墙体的原始露明部分开始于现代地面以下约0.9米深处。换句话说,现在故宫的地面比明代的时候长高了大约90厘米。
西安钟楼西安钟楼比431年前下沉了1米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初建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而你现在所看到的钟楼,已经比它1582年迁移完工后下沉了1米。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地裂缝与地面沉降超常活动。
西安钟楼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大雁塔西安大雁塔向西北方倾斜1米多
历经了1300多年风雨和70多次地震后,至今,大雁塔向西北方倾斜了1米多。大雁塔通高64.5米,地基面积小,古代地基处理方法简单、技术落后,因此很容易出现塔身自陷。造成倾斜是一个综合因素,但其中之一就是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引起的地面大范围不均匀沉降。
据了解,史料中关于大雁塔倾斜度的准确测量,最早始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当时测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了198毫米;1941年,再次测定它已向西北倾斜了413毫米。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从1945年起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开始加快,到1996年,大雁塔倾斜经国家测绘单位实地测量,结果显示大雁塔倾斜已达1010.5毫米。
河北九连城遗址河北九连城遗址城墙变矮
距今近千年的张家口市沽源县“九连城遗址”,因遭受风沙侵蚀,残留的城墙越来越矮,面临消失的困境。
“九连城遗址”位于沽源县西部的九连城乡北3公里,207国道西侧,建于金代,曾是金代塞外三重镇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现在残留的城墙看,九连城城池呈方形,南北长930米,东西长760米。元朝史料记载,当年九连城方圆百里,住家百十多户。元朝末年,九连城毁于战火,仅余城墙部分。
南京明城墙南京通济门城墙“矮”了至少2米
南京通济门段城墙也许是最纠结的城墙,因为它的身高矮了至少2米。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明城墙专家杨国庆表示,出现在地下2米的是明城墙墙体,而不是墙基,历史上它曾经是在地平面上的,而随着历史变迁和城市面貌的改变,这段城墙由原本位于地平面以上变成了渐渐被埋入地下,而站在地面上的人们肉眼看到的城墙也就“矮”了两米,相对应的,是城市“高”了两米。来自北方的沙土也是使城墙变矮的一个原因。城市里的沙土有人清扫,而城墙角落的沙土却很可能越垫越高,让明城墙在漫长的年月里渐渐被埋入城市的沙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