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收藏家何文发的沁芳园做客,发现他书房抽屉里存放着一大摞的旧照片。这些都是他20年来与数十位岭南名家在不同时期的合影。留心观察一下,还会发现这些海量的照片有一个共同规律:上相的艺术家手里都拿着一幅书画作品。
为了防止实物照片因为意外事故灭失,发哥特意交代自己的助手,一定要逐一把它们扫描成电子版,存进电脑和光盘。为什么要费如此多的心思去记录与艺术家的每次“相遇”?当然不只是出于纪念的目的。发哥偷偷告诉笔者,这其实是在为他的收藏“立此存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刚刚踏入收藏界的头几年,经一些书画中介或者朋友之手流通到他手里的假字画实在是太多了。每一幅都是用“真金白银”换回来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血的教训,他才痛下决心,从一个热衷古字画的业余玩家,彻底转型成重点关注当代岭南书画的专业藏家。假货能够泛滥市场,固然是因为有需求,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又根源于行业存在的中间灰色地带太多。站在一个藏家的角度来说,要减少自己的交易风险,唯有想尽一切办法去减少身边这些灰色地带的阻隔,拉近与艺术家的距离。
大多数的买家,就算收藏了某位艺术家的作品,但未必与这位艺术家见过面。这一方面由于很多艺术家都深居简出,不太愿意与市场有太多直接的接触,另一方面则因为艺术品经营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故意在艺术家和收藏者中间设置鸿沟。所以,在转型收藏当代画家的作品之初,发哥当过几年的“傻子”——每次与中介完成一宗交易,都会极力要求对方把艺术家请出来吃个饭、见个面。表面来看,自己是增加了一笔额外的负担,实际上,却通过这一次次的会面,把自己直接介绍给了那些艺术家,同时在会面中,他还可以拿上自己买到的作品,与作者留一张合影。将来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的行情涨了,如果他要转手,就可以把当初的合影亮出来,告诉下一个买家,“这张作品是真的”。
由此可见,与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合影,实际是一份收藏凭证。过去的书画行业发展不成熟,许多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已经转化成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然而,不管是在这个行业讨饭吃的人,还是想通过这个行业发展一下个人爱好的人,心里都很清楚,绝大多数的艺术家卖画,是不会有任何的售后服务的。不像今天,有那么多对市场有影响力的第三方机构愿意出来推动艺术家搞艺术品鉴证备案,为“不懂水性”的买家留一颗定心丸。
在这个公认水很深的行业,不仅赝品在危害收藏者的交易安全,在特殊的环境下,真品也是有危险的——极少数艺术家,或者是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抑或是出于其他目的,有时候也会把自己创作的作品认定为“赝品”。这样的故事在一般人听来难免有点匪夷所思,然而,笔者却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身边一些有影响力的收藏家有类似的吐槽。
实际上,当今的书画市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钻研过证据学的人就清楚,单纯用一张合影去证明一幅画的真假,其实也是不可靠的。因为对买家来说,他还必须去搞清楚,正在交易的这幅画与照片里边的那一幅是不是同一件?一般情况下,与艺术家在照片里合影的那位卖家,是不会去作假的,但也有很多“不一般的情况下”,卖家是一个戴着双重面具的人。近期,笔者听到最多的就是,有些人买了潘鹤的雕塑作品,转身就送往工厂进行批量复制,然后再拿到市场上去冒充原作来出售。当然,模仿一幅书画的功夫要比复制一件雕塑复杂,但只要有暴利的出现,再复杂的活儿也会有人去攻关。
此外,就算合影里的作品与正在交易的这幅作品是同一幅,也并不一定就代表它是真的。前几天发哥在前往渔歌晚唱艺术空间参加陈永锵作品的第三轮鉴证时,就告诉笔者,鉴证现场是不允许收藏者进入的,因为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艺术家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为一些藏家鉴定,虽然最后认定拿来的作品是假的,但是,这些藏家背后却拿着现场的留影告诉别人,这幅画是真的。一张照片,既不会说假话,同时也不会说真话。假使合影的人乱编,假画也就成了真画。
冯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