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坤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历时9个月破获了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涉文物案。截至5月26日,抓获嫌疑人175人。涉案的玉猪龙、勾云形玉佩、马蹄形玉箍、方形玉璧……涵盖了新石器时代直至清代的1168件(套)文物,经专家估算,价值逾5亿元(5月27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随着古玩收藏市场的崛起,相关的文物犯罪活动也愈发猖獗。相比从前,盗墓分子和文物贩子大多独来独往,或者以小团伙形式作案,如今的文物犯罪开始显现规模化趋势,出现了大团伙作案的新情况。在其中,犯罪分子各司其职,结成人数众多的犯罪集团,甚至有公职人员参与其中。当前文物犯罪所呈现出的这种规模化趋势,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打击力度,及时遏止文物犯罪的集团化倾向。
文物犯罪行为古已有之,但此前绝大部分盗墓分子或文物贩子都拒绝“抱团”。究其原因,文物犯罪有其独特的信息私密性,犯罪分子往往不愿意与人分享犯罪所得,所以,古往今来大多数文物犯罪都是小团伙作案。然而,此次“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的告破,给我们敲响了防范文物犯罪规模化的警钟。抓获嫌疑人175人,涉案文物价值逾5亿元,这种文物犯罪活动的犯罪规模和涉案价值都是空前的。显然,随着古玩收藏市场的日渐火热和国家对文物犯罪的打击力度逐渐加大,文物犯罪活动开始呈现新的变化。为了谋求共同的利益,一些文物犯罪分子“摒弃前嫌”,结成多人犯罪团伙作案。这些文物犯罪分子结成规模化团伙后,更有组织性,其犯罪能力大幅提升,犯罪危害也大大增加,也成为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另外,文物犯罪的规模化趋势,不仅表现为犯罪团伙人数规模的横向壮大,还体现在犯罪链条的纵向延伸。首先,文物犯罪向普通民众伸出魔爪,以金钱诱惑一些法律意识不强的农民等,使其为文物犯罪团伙所利用。这些人因贪图小利加入文物犯罪链条,沦为文物犯罪分子的帮凶。其次,文物犯罪开始向有文物研究经验或考古挖掘经历的专业人员下手,将一些从事文物考古相关工作的公职人员拉下水,成为其犯罪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此次告破的中国最大盗销文物案中,便有多名公职人员参与其中,或直接参加盗销,或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便利。对此,广大民众应加强法律意识,不要为蝇头小利所诱惑而参与到文物犯罪当中,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严格防范专业人才和公职人员参与文物犯罪。
总之,“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的破获令人欣喜,但对于其中呈现出的文物犯罪规模化趋势必须引起重视。对此,亟须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文物犯罪的打击力度,对规模化的文物犯罪活动予以重点打击,摧毁文物犯罪分子们的“集团化”阴谋,从而保障国家文物的安全,为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