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日前天价成交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遭质疑——
近日,一只被称为海外回流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在香港苏富比大拍中以1亿多港元的天价成交,这无疑让海外文物回流热再度升温。然而,鉴赏家张量冠却对这只“天价碗”提出质疑,认为根本不是明代物件,并强调理性对待文物回流热。于是,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质疑——回流文物中到底有没有赝品?我们应对那些“回娘家”的流浪文物持何态度?且看业界专家条分缕析。
文、图/记者江粤军
正方
鉴赏家 张量冠:
回流文物中
羼杂赝品不容置疑
回流文物中羼杂赝品,在我看来是不容置疑的。某些拍卖行尤其喜欢玩这样的伎俩,譬如这次香港苏富比拍出天价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我就觉得颇有问题。
从看到网上预展的细节照片后,直觉就告诉我,这件东西的画工和底款的写法不对。因为我的家传藏品中,恰好就有一只这样画片的成化青花碗。这只碗,我把玩鉴赏已有二十多年,甚至多次作为教学实物,向前来交流的收藏爱好者展示。我对这只碗的画工特点、细节特征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底款的写法也非常熟悉,而上拍的这件所谓回流的青花碗,却与家藏青花碗的时代特征相距太远了。
文物的回流,总的来说是好事情。不过凡事都有一个度,中国人历史上奉行“中庸之道”,对待文物回流也应该这样,讲究一点方式方法比盲目地竞价攀比更为可取。而且,真正的文物艺术品具有世界性和人类共享性,今天的中国收藏家千万不能再狭隘地认为,必须把流失的中国的文物都弄回来才算爱国。如果在寻求文物回流的路上走得过头,被别有用心的投机集团利用,用假冒文物来欺骗国人,那真是得不偿失!
书画鉴定家 刘建业:
海外的中国文物鉴定水平有局限
可以说,从文物回流开始,赝品就存在了。在一些学术会议上,有的买家直接向拍卖行老总提出质疑,可见赝品的量不在少数,甚至有些经过海外专家审定的作品,我们再过目,也发现不对。这说明,国外的中国文物鉴定水平跟国内还有差距,根本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举例说吧,有韩国友人送来郎世宁的《百骏图》求证,言此卷得自日本,韩国藏界甚为珍视。仔细查看后,我们却发现这是一幅精心制作的假画:首先是画作笔法拘谨,与郎世宁有差距;其次,卷尾钤有“宜子孙”白文印一方,此为乾隆鉴赏印,从来都是与“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成对出现,未见单钤先例,不符合清宫用印规律;另外,题诗中“刑部尚书钱维城敬题”一款甚为荒唐,钱生前最高官阶止于刑部左侍郎,“尚书”是死后追赐的,不可能在他生前出现。
另外,一些流传有序、曾为海外大收藏家收过的东西,也未必就是对的。其实,在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我常常看到他们市面上出现的所谓中国文物,很多根本就不对。可以说,流到海外的东西,有少数确实是很珍贵的,但比例非常低,50%的为普品,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赝品。因为,民国年间流出去的东西,本身就是鱼龙混杂的,好东西夹在大量的赝品之中;另外,上世纪60年代到“文革”之前,通过各种方式偷偷流出去的东西,大部分也不对,但经过海外一番“镀金”,回来后就被认为是真品了。
因此,对待海外回流文物,千万不能优越化,不能盲目迷信,要与国内流通的东西一视同仁,认真审定,才能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知名文化学者 吴树:
别以为打过海关火漆就可靠
现在大家普遍存在一种误解,以为在海关打过火漆的文物艺术品,就是可靠的。其实,无论是香港地区的拍卖行,还是内地的拍卖行,这些年回流文物都状况频出,赝品多多。可以说,老观念应该彻底抛弃了。
我们先分析一下赝品的来路。
首先是1949年以后,不少仿古瓷器、玉器作为外销工艺品出口到欧美地区,现在有一部分被当做文物回流到国内。当时大家并非有意造假,现在则是故意鱼目混珠。
其次,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民间高手做了大量仿古艺术品,主要是瓷器,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运到国外销售,本来目的是开拓海外市场,现在有的也被别有用心地回流了。据一位专门做高仿的朋友告诉我,他运出去的东西,后来在一场国内的拍卖会上就出现了五六件,他自己都不敢看了。
近几年还出现了更为严重的情况:一些人有意识地将新仿的东西弄到海外,在一些不讲信用或分辨能力差的小拍卖行、古董商店里虚晃一枪,造出流传履历,然后打个火漆过海关,摇身一变成为回流文物冠冕堂皇地进拍场。这些人中,有的是在国外做古董生意的华侨,他们专门从国内高仿者手中拿货,对国内的高仿水平、高仿“专家”一清二楚;有的则是一些高仿者借着在国外办展的机会卖出东西,然后再将“文物”回流到国内……
其实,明清官窑也好,宫廷用品也好,其中的精品在历朝历代数量都不多。而今天,如果将已经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所谓官窑瓷器加一加,那得是多少?再譬如,皇帝专用的玉玺,现在已经卖出过多少?而有记载的又可能是多少?我想,只要买家多动动脑筋,多翻阅一下历史资料,查查具体数据,就会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买家拍东西不是为了收藏,只是为了倒手赚钱,所以只要卖得出去,真假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这恐怕才是赝品大量回流的一个症结所在。
反方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常务
副主任 刘幼铮:
回流文物
虽有赝品但数量有限
回流文物中出现赝品,可以肯定是有的,但我认为在正规的大型拍卖公司,并不占主流。
最近我到欧洲考察,走了不少传统的文物商店,发现比起我们国内的古玩市场,他们所出售的中国文物,赝品并不多,精品却不少。我想这主要是因为近代具有社会性、群体性和学术性的真正文化收藏活动是于上个世纪初在英国伦敦率先发起的,当时不少英国人组织起来,对中国的文物艺术品进行研究、鉴赏,建立起具有系统性和文化品位的收藏。这些文物艺术品应该成为我国藏家乃至于政府文物机构关注的焦点,努力促进回流。尽管在去年的监测中,我们也了解到,美国、加拿大等地出现了很多网上拍卖,那上面的所谓中国文物赝品不少,但这些东西零星回流有可能,大规模地回流不太可能,因为国人的眼力越来越高,藏家们不会再将入境的火漆作为他们判断的重要依据。
说到底,在真伪问题上,参与竞拍的藏家,不应该盲目认为回流的东西就好。“回流”两字切莫成为真伪的标签,藏家科学鉴审的程序一步也不能少。
中国收藏家协会
玉器委员会主任 姚政:
绝大部分都是真的
应该说,绝大部分回流文物都是真东西。但问题在于,真品也有精品和普品之分,回流的文物中,绝大部分只能算普品,在国内比比皆是,很便宜就能买到,而一旦打上回流的烙印,便身价百倍了。因此,文物回流常常暗藏猫腻。
首先,回流的文物,常常是些来路不明的东西,但偏偏常被套上一个神奇的“传说”。譬如当年爷爷参与八国联军、英法联军,从圆明园等地方拿走的,譬如,被搁在哪里当垫板多少年了,都是些让人无法考证、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故事,却以此来抬高身价,将本来只值一万元的东西卖到了百万元、千万元。
还有一种情况,拍卖公司以回流为幌子,却又对拍品的来龙去脉说不清、道不明。像去年底拍出近三千万的元代古画,只听说是美国回流的,但如何出去又如何回来的、海关手续怎样,拍卖公司并没有任何明示。而只因回流两字,公立博物馆就以天价将画作拍下了。其实,这样的作品,画家在元代很不入流,没有什么价值。
收藏家 郑华星:
莫因赝品问题
拒绝文物回流
经常出入拍卖市场的真正藏家都会很清楚,哪家拍卖行、哪位专家、哪位藏家到底眼力如何,鉴别水平属于什么级别。像国际大拍卖公司,我想,他们珍惜自己的声誉甚于单纯地赚钱,征集渠道又很多,把关肯定会比较严格,所以拍品的质量是有保证的。我们都知道,在预展过程中,如果有人对拍品提出质疑,国际大拍卖公司通常都会果断撤拍,所以对于这些拍卖公司上拍的回流文物,我觉得基本都是可以信任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有收藏顾问,在选择竞买对象之前,他会帮我过滤一遍,有问题的拍品,一般我不会去接触。当然,我相信,即使是回流文物,高仿品肯定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只不过我没看到而已。但是,我想任何事都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能因为有赝品存在就否定文物回流的意义,或者对回流文物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