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一味地追求重拍率来营造供销两旺的景象容易产生市场泡沫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林琳
陈老板用8000元买到的瓷碟以2万多元卖掉后,时隔1年多又在其他人手里以接近7万元的价格买入,原因是有买家开价10万元“揾货”。周先生急需资金时把心爱的名家书画折价套现,暗下决心渡过难关后必然“迎回”,没想到这件书画从此在拍卖会上几番进出,价格早已上涨近10倍。“市场只有流通才有机会。”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是众多大拍卖行在本春行情不佳时仍咬牙坚持维持拍卖规模的重要原因。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换手率高正是导致艺术品行情下滑的“罪魁祸首”。
“在我们圈子里,几次买进同一件东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经营古玩生意多年的陈老板告诉记者,市场的货源有限,而圈子也就这么大,每个阶段每个人的想法、能力和目的不同,所以造成了同一件古玩在一个小圈子中轮转的情况。而同一件古玩每次出现的价格都比前一次有一定的涨幅,每个愿意再接手的买家肯定是因为有利可图。
“行家既要有看货的眼光,也要对市场有正确的判断,当然还要有流通的渠道。”陈老板说,风险存在于一旦东西看不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落在自己手上了,就砸了。
而周先生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以7折的价格套现了心爱的名家书画,希望等到渡过难关后把这件作品买回,但随后的几年间,这件作品在市场上几进几出,价格已涨了接近10倍,周先生再也难以追回。
“生货”受宠因未公开交易
“现在买家都学精了,只追‘生货’(即从未或者多年未在市场上露面的拍品),因为‘熟货’(即多次出现在市场上的拍品)变成大众脸了,价格轨迹透明,难卖高价。”一个书画行家告诉记者,“前几年市场大热时,不少拍品在市场中轮番炒作,大家都看‘腻’、看‘透’了”。
记者发现,在本季大拍中进入成交价前十的多为“生货”,如以2.7945亿元成交的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虽然是经典名作,却从未出现在市场中,而以1.265亿元成交的李可染《井冈山》,虽然查得同题材的其他拍品并不少见,但没有其他成交记录是同一年份创作、同一著录的作品。
市场对“生货”趋之若鹜,却谨慎对待“熟货”,原因是2009~2012年期间,书画市场换手率之高令人咋舌。“市场疯狂到什么程度?这个月在这场拍卖会买的画,下个月就可能出现在另一场拍卖会上。”一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极端例子”往往也能赚钱,而大多数快速进出的书画重复出现的频率是半年左右,“当然这些换手率超高的书画中不乏精品,但也肯定存在浑水摸鱼、趁乱炒作、‘打造价格’的普通作品甚至有可能是赝品。”在他看来,正因为之前的疯狂,才导致市场进入如今的调整期:“很多人吃了接盘的亏。”
半年换手一次“不健康”
艺术品交易重复率的问题引起市场重视。近日,国内首个中国书画重复交易指数——“当代书画50指数”出现,数据涵盖了50位艺术家自1993年有拍卖纪录以来至今在样本公司的所有重复交易数据。雅昌艺术网总经理关予告诉记者:“市场需要一定的活跃度,作品重复交易比较多的艺术家在市场上的活跃度也确实比较高。但是如果活跃到以半年为周期,又显然不是一个健康的状况,这跟股票市场不一样。”
专家观点
艺术品“品质”还是衡量标准
“艺术品本身市场周期较长,在这个市场上短平快是不现实的,重复交易不见得是好的现象。”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炒作的可能性较大,水分也多,最后接棒的一定是如股票中的散户或初入者,对市场的发展反而成了障碍,“艺术品不比股票,艺术品是慢性子,得慢慢养才是,当下很多投资者把它当快餐,最终伤到的是他们自己”。
在他看来,国际上一般同一件作品在相同拍卖公司的重复交易间隔约在5年左右,而如一件作品重复交易在一年内出现二次或二次以上,这对市场是无益的,“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说,重拍率周期一般为三年左右比较合理,如一味地追求重拍率,造成一种供销两旺的景象,容易产生市场泡沫,对市场无益”。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持有期限在6年以上的长线投资,其风险收益比为0.63,而3至6年的中期投资,其风险收益比为2.08,3年以下的短期投资,其风险收益比最高,为4.96。也就是说,要获取同样的收益,短期投资需要承担的风险是中期投资的2.4倍,是长期投资的7.8倍。
不过书画行家李笠认为,在市场好的情况下,大家并没有“生货”、“熟货”的概念,只有好作品和普通作品的概念,而现在市场调整了,才有“生货”、“熟货”之分:“所以还是应该以作品本身的‘质量’来论价格高低,而不是以是否重复出现、重复交易的频率来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