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近日,北京暑气消退,凉意见长,轻寒正是可人天;微风吹散了长期盘踞的雾霾,终于迎来了黄金之秋。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
秋天是收货的季节,是感怀的季节,同时也是各大拍卖公司整装待发、为新一季的秋拍辛勤忙碌的季节,在此,北京东正拍卖特为各位藏家及文物艺术品爱好者精心准备了立秋特辑,以供消遣品读。
【瓷纹秋意】
“九秋”意指秋天、九月深秋,“九秋图”纹饰则是指绘桂花、菊花、秋葵、芙蓉、秋海棠等九种秋季花草,寓意硕果累累,九秋同庆,为皇家最为喜爱的装饰图案之一。相传清代画家钱维城的《九秋图》曾得到三位皇帝的宝爱,画中描绘了秋天时节九种竞相盛开的花卉:含苞待放的海棠、优雅的紫茉莉、幽静的百里香、艳丽的长春花、怒放的菊花、雅致的紫雪花、幽香的桂花、黄色的蜀葵和龙胆,美不胜收。而画卷上的“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多方清朝皇帝印章分外抢眼,令画作充满了宫廷富贵之气。就连用来别住手卷开口的玉质“别子”上,都刻有“乾隆御赏之宝”描金六字。钱维城是乾隆十年状元,领袖内廷画苑,极受皇帝赏识。乾隆二十六年,画家曾陪同乾隆皇帝打猎,画了一幅《七秋图》,皇帝很是喜欢。之后皇帝又去打猎,但这次没邀请画家陪同,画家于是又画了《九秋图》呈进,以表忠心,示意尽管不能陪同乾隆,但希望画作能陪同皇帝。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还为每种花都题了诗,后来,嘉庆皇帝,宣统皇帝也都很爱这幅画,经常拿出来把玩。
清 珊瑚红地洋彩九秋纹碗(一对)北京东正2011年秋拍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尺寸:D 13.4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估价:RMB 500,000~600,000
成交价: RMB 747,500
说明:此碗敞口微侈,圆鼓腹,矮圈足,器形饱满敦厚。碗内壁施白釉,光润洁白。外壁施矾红地,鲜艳夺目。外壁通景绘桂花、菊花、秋葵、鸡冠、芙蓉、秋海棠等各式秋季花草九种,意指秋天是同庆丰年的季节,故名“九秋图”或“九秋同庆”。此碗画工精细,工匠利用颜色的浓淡变化,表现花叶的阴阳向背及立体质感,碗心底绘几枚果实,寓早生贵子之意,甚为珍罕。
康熙时期的珊瑚红地五彩品种,是清代官窑的新品种。本品即为清宫御瓷当中独具特色的一类,颇为难得。其承袭康熙珐琅彩碗的造形,隽秀而娇巧,优雅而尊贵,胎体细薄,釉汁莹润,外壁涂饰珊瑚红彩,上面以粉彩描绘盛开的九秋花卉,其色泽有别于传统的五彩瓷器,发散出西洋情调,图案规矩化明显,尚存铜胎画珐琅的气息。其彩料精良,诸色妍丽柔美,细辨其特征是与珐琅料无异,其绘画填色工致细腻,所用技法则为典型的西洋风格。
清乾隆 松石绿地粉彩九秋图碗北京东正2011年春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尺寸:D 11cm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
估价:RMB1,2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1,610,000
说明:碗侈口,圆弧壁,小圈足,底书
“大清乾隆年製” 矾红六字篆书款。碗内施白釉,外满施松石绿釉,清新淡雅。上填九色花卉,画面绘桂花、菊花、秋葵、鸡冠、芙蓉、秋海棠等各式秋季花草九种,含意秋天是同庆丰年的季节,因名“九秋图”或“九秋同庆”,花叶滋润繁茂,争鲜斗艳,若静心观看,似能感受到花香袭人之妙。
这件松石绿地九秋碗器小胎薄,釉质匀密,绘画精湛,布局合理,花卉色彩绚丽但配色和谐自然,为乾隆朝粉彩瓷中的佼佼者。
《礼记·月令篇》记载“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通常是野生呈黄色。菊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深得诗人画家喜爱,关于秋菊的诗文绘画广泛传颂,同时,团菊纹也是中国人喜爱的吉祥纹饰之一,寓意品质高洁、吉祥长寿等,尤其雍正皇帝甚爱菊花,举凡雍正一朝宫廷瓷器,以菊为饰者,均颇受珍视。
清雍正 御窑斗彩团菊纹碗(560)尺寸:D 11.8 cm
款识:大清雍正年製
估价:RMB 1,0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 2,127,500
参阅:《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下)》北京出版社 2004年3月 P243
说明:碗为广口,深腹圆收,圈足。碗内素白,外壁绘斗彩团菊纹四组,间隔缀饰卷草纹。圈足内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方章青花款识。全碗敷色妍丽清新,姣美典雅。团菊纹为团花纹中较为珍贵的品种。雍正御瓷于摹古成窑青花、斗彩二类,极得原物之神韵,成就斐然,致使后者难步后尘,此外雍正时期还在康熙斗彩的基础上创新出斗粉彩品种,使斗彩瓷器更加柔美华贵。本品即为一例,以成窑斗彩为范,化裁而成。其胎体轻薄,釉质莹润,轻巧可人,外壁绘团菊花四组,曲婉的瑞草将其分隔,团菊花繁叶茂,饱满丰富,卷草花卉舒展优雅,主次相映间,匠心彰显而雅韵顿生,宛如一幅精美的宋人团扇工笔画,使人如闻清香,如沐春风。此碗设色丰富,花叶勾脉细腻,填彩准确,绘工精湛,诸彩交映出淡雅柔和、臻于至美的内廷恭造风格。彩瓷设色之难尤甚,浓艳过度流于媚俗,淡薄不足失却本意,唯独雍正一朝画笔逸丽清新,构图别具一格,将两者巧妙融汇于一体,雅致脱俗。究其原因,乃源于胤禛高雅的审美,其非常留意宫廷艺术品的製作,对瓷器纹饰讲究“文、雅、精、细”,设色搭配参考古画,得其精髓,故能运用自如。正是如此般执着追求,令雍正彩瓷以超群脱俗的形象独步有清一代,大放异彩。
清雍正 御窑斗彩团菊纹盘(一对)(204)尺寸:D 11.3 cm
款识:大清雍正年製
记录:北京诚轩 2009年5月31日 瓷器工艺品专场 Lot.819
参阅:《中国历代瓷器图鉴》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10 P168
估价:RMB 800,000-900,000
成交价:RMB 1,207,500
说明:此器撇口,浅腹,圈足。通体施白釉,以斗彩装饰,内容为团菊花。盘口沿内外绘製青花弦纹两道,盘心饰斗彩菊花唐草纹,枝蔓弯曲,枝叶串联,盘外布满青花、矾红彩、黄绿彩纹饰,五组十朵菊花各就其位,绽放姿色,间以勾连纹。盘底书“大清雍正年製”二行六字青花双圈楷书款。
此对花盘形製规整秀巧,胎质细密,胎体轻薄,釉质莹润亮泽,釉下青花色泽淡雅秀丽,五彩缤纷艳丽无丝毫轻浮媚俗,色彩搭配自然和谐,恰到好处得表现了菊花的烂漫和自然,整个装饰清新怡人。造型规中有矩,工整而精细,体现出雍正官窑一丝不苟的工艺风格。胎骨细腻洁白,更映衬出釉彩的清澈匀净和透亮鲜明,美不胜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菊花享有“延寿客”的美誉,是经典的祝寿花卉,故此类纹饰应作为宫廷寿诞之用。
雍正皇帝独爱菊,在御窑瓷器制作之上,可谓时常得见。雍窑斗彩大量仿效成窑,几乎遍及成窑斗彩之全部品种,然又自创新,成绩斐然。故古语有云:“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立秋之风俗】
报秋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立秋之诗词】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之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便告诫人们想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自然规律循循渐进的调养过程,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皆以养收为原则。精神上切忌悲忧伤感,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饮食上,肺主秋,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