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李其芳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成为民国时期享誉海内的一代名医,他的个人经历也与国民革命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李其芳(1889-1953),字子青,广东惠阳人,一生以医为业,然医者侠心,不忘爱国,经历极富传奇色彩。武昌起义期间,他加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奔赴前线,因缘际会下劝降清军军官数十人,得武昌起义领袖刘公赏识,任军医处处长,而后随部北伐,因南北议和,遂返沪继续学业。护法运动时,应好友李烈钧之召南下,任滇粤桂联军总部医官。期间经朱执信引荐,第一次拜谒孙中山。护法运动失败后,李氏在广东省长杨永泰的帮助下,获得官费留学资格,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外科医学博士,后改读内科。1924年学成回国,于广州拜谒孙中山,得孙委派,前往上海诊治张静江,遂得张静江重谢及手书推荐信,7月,被聘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医官及黄埔军校军医部主任,遂与李济深、王柏龄、叶剑英等相识。1925年3月,孙中山病重,宋庆龄曾命胡汉民急电李氏北上,奈何行至半途,国父已逝。李其芳先生笃信和恪守孙中山先生训导“做官不若行医”的志向和气节,一生悬壶济世,直至1953年逝世。
作为民国名医,李其芳曾为孙中山、宋庆龄、张静江、蒋介石、谭延闿等诸多政要医治看诊,在国民党政府的圈子里极具声誉。在15年迎春拍卖中一批“其芳”上款的书画作品极赋历史与文化价值。据年款信息可知,此批同一上款作品大约创作于1945-1951年,其中不乏当时活跃于政坛的李宗仁、何应钦、孙科、陈其采、陈立夫、张群等国民党要人的题词。亦有画坛名宿、书坛泰斗陶冷月、朱梅邨、沈尹默、谢无量等大家之作。从中,我们当可窥见这位民国名医的交游广泛与社会地位。而他与这些民国风云人物的交往和经历,在还原李其芳先生的人际网络图式之同时,也将勾勒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些珍贵片断。
陶冷月 (1895-1985) 江畔小景 纸本镜心 26×33cm 备注:李其芳上款。 朱梅邨 (1911-1993) 簇簇富贵 纸本镜心 1948年作 26×33cm 备注:李其芳上款。 沈尹默 (1883-1971) 行书节临《观林诗话》 纸本镜心 备注:李其芳上款。 李宗仁(1891-1969) 行书 纸本镜心 29×18cm 备注:李其芳上款。 作者简介: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桂系军阀首领。曾担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抗战期间担任第五战区总司令,指挥了台儿庄大捷等重大战役。 陈其采(1880-1954) 行书 纸本镜心 26×33cm 备注:李其芳上款。 作者简介:陈其采(1880-1954),字霭士,别号涵庐,浙江吴兴人。陆军少将陈其美之胞弟,陈立夫、陈果夫之叔父。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以第一名毕业,回国后创办湖南武备学堂并担任总教习,1912年授陆军少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浙江省财政厅厅长、江海关监督、中央银行常务理事等职。 陈立夫(1900-2001) 行书 纸本镜心 29×20cm 备注:李其芳上款。 作者简介:陈立夫(1900-2001),名祖燕,字立夫,浙江吴兴人。父陈其业,兄陈果夫,叔父陈其美。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要职。晚年为两岸交流而奔走,曾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 张发奎(1896-1980) 行书 纸本镜心 28×18cm 备注:李其芳上款。备注:此批“其芳”上款的题词作品还涵括如下作者王宠惠、李琦、许世荣、陈济棠、胡毅生、刘航琛、沈载和、谷正伦、陈良、关吉玉、张群、孙科、黄季陆、康铜环、曾养甫、淮南王孙、黄任寰、莫希德、赵墨僧、林云陔俞大维、刘维炽、孔德成、张掖、张厉生、徐傅霖、杨天骥、白云梯、戴槐生、陈向元、李立庵、张深洲、刘口海、张建、陆幼刚、罗翼群、香翰屏、徐堪、黄稚荃、王陵基、罗玉凤、沈怡、俞飞鹏、徐堪、阿塔吾拉、沙意提、冼玉清、李明扬、袁希洛、王道、陈承宽、谢月珠、许崇清、潘韵等。
北京匡时2015迎春拍卖会
预展:3月28-29日
拍卖:3月30-31日
地点:北京好苑建国酒店(建国门内大街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