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 詹姆斯•皮克福德 伦敦, 拉胡尔•雅各布 香港报道
一个18世纪中国花瓶已被邦瀚斯拍卖行(Bonhams)售出,据信售价为2000万至2500万英镑。以前曾有买家出价4300万英镑拍得这个花瓶,但其事后食言,没有如约完成交易。
这个16英寸的清代花瓶制作于1740年,是在伦敦西北部某户人家的阁楼发现的,它曾在2010年11月由郊区拍卖行Bainbridges拍出,但这笔童话般的买卖最终不了了之,原因是那名中国买家据报道不愿支付约定的价格。
当初的价格(若包括税款和拍卖行的20%佣金,为令人震惊的5300万英镑)刷新了中国艺术品的纪录。Bainbridges曾对这件拍品估价120万英镑。
“邦瀚斯高兴地证实,这个花瓶已在一笔私人协约交易中卖出,价格未予公开,”邦瀚斯拍卖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曾在Bainbridges拍卖会前仔细勘验这个花瓶的伦敦古董经纪商朱塞佩•埃斯凯纳齐(Giuseppe Eskenazi)表示,花瓶最初的价格“相当难以置信”。
“如果2000万英镑左右的价格属实,那才与过去两年里类似拍品拍出的某些极高价格合拍得多,”他表示。
Bainbridges拍卖流产的那一年里,发生了多起中国买家破坏拍卖或拒绝支付拍价的事件,促使各拍卖行现在规定陌生的买家必须支付押金。
伦敦梅菲尔区(Mayfair)古董经纪商、亚洲艺术(Asian Art)前主席罗杰•凯弗恩(Roger Keverne)表示,这个问题在过去10年里越来越严重。“在中国陶瓷的拍卖会上,人们往往有情况失控的感觉。有人会参与竞拍,然后改变主意,他们不能从国内汇出资金,他们奉行一套不同的商业伦理和实践。”
自2011年起,国际和中国拍卖行对于未曾打过交道的买家都坚持要求收取押金,一般是投标者表示其感兴趣的拍品价值的20%左右。
埃斯凯纳齐表示,Bainbridges的那个花瓶终于卖出,让他松了一口气。“我很高兴这件事过去了,因为此前它就像一把悬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头上的利剑。”
邦瀚斯亚洲(Bonhams Asia)主席科林•希夫(Colin Sheaf)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新一轮繁荣反映了中国内地新一代富商的出现,也反映了其他地方中国买家的强烈兴趣。
他表示:“在任何世界艺术品类别中,中国艺术品现在很可能是收集面最广的,原因很简单:从加利福尼亚到欧洲大陆,当然还有整个亚洲,华人的人数这么多。”
Bainbridges没有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
译者/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