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拍卖 >> 拍卖滚动 >> 无底价拍卖:是捡漏还是冒险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拍卖 >> 拍卖滚动 >> 无底价拍卖:是捡漏还是冒险

无底价拍卖:是捡漏还是冒险

作者:佚名      拍卖滚动编辑:admin     
杨千的《水珠女人》(左)和张晓刚的《女人体》(下)去年都拍出了“捡漏价”。 杨千的《水珠女人》(左)和张晓刚的《女人体》(下)去年都拍出了“捡漏价”。

  2013年初,纵观国内艺术品市场,“无底价拍卖”俨然成为一大热词。远的不说,本月20日便有两场拍卖会在深圳举行,均拿出部分拍品进行无底价拍卖。而21日国内最大的网络拍卖平台“赵涌[微博]在线”也有一场声势浩大的纸杂文献的无底价拍卖。

  近两年,随着艺术市场的低迷,不少拍卖行都想方设法吸引藏家,“无底价拍卖”便是其中一招。这种拍卖形式是以低价格取胜的,以此吸引中低端藏者的进入,看起来是拍卖行和买家的“双赢”。对于买家来说,机遇和挑战何在?在这类拍卖中真的能捡漏吗?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  实习生 林荣锋

  “无底价” 市场低迷期的特殊手段

  何谓“无底价拍卖”?据了解,无底价拍卖是指不设定拍卖标的的底价,竞买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进行竞价的拍卖方式。“也就是拍品的价值是高是低,完全取决于买家。”深圳兰亭拍卖副总潘健告诉本报记者。

  兰亭拍卖两周前试水该领域,在欢乐海岸举行了“迎新春艺术品无底价保真拍卖会”,其中的书画板块成交率高达75%,让他们看到这里面的发展空间。“这两年来,无底价拍卖在国内风生水起,是跟目前艺术市场疲软的大趋势有关的。”潘健告诉记者,几年前中国的艺术市场“大跃进”,屡创新高的成交价格将很多人挡在门槛外,即使近两年市场盘整回归理性,但人们脑海中“拍卖是富人游戏”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趁着市场低迷,不少拍卖行都主动降低门槛,让艺术品交易更加平价化、大众化,同时也为下一波市场崛起储备客户资源。毕竟,拍卖不仅是一种盈利手段,也是一种推广艺术的手段。”

  纵观近两年来的“无底价”新闻,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有些商品确实以数万、数千元甚至数百的亲民价被收入囊中;而另一方面,一些从0元起价起拍的拍品也会被哄抬至天价,最著名的可谓是一个月前的上海泓盛纸杂文献专场,一幅倪瓒款《乐圃林居图》从100元一直喊价到575万元成交。到底怎样的拍品才会进入“无底价拍卖”?

  上周末,景德镇陶瓷文化交流中心在华侨城瑞瓷馆举行了一场救助被拐卖儿童的慈善拍卖,多件无底价拍品成为一大亮点。该中心艺术总监张定珍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拍场上的无底价拍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价格本身比较低,所以索性以无底价吸引更多人注意;第二类是该拍品根本不乏追捧者,所以即便无底价,价格也能在竞拍中被拱上去。“在交易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无底价能吸引尽量多的人走进来。但我建议大家多参考佳士得[微博]、苏富比[微博]这种国际拍行的拍品,它们保真的程度比较高。”

  “捡漏” 无底价的最大魅力

  在张定珍策划的那场慈善拍卖中,记者看到一些不知名的工艺美术师的陶瓷作品大多千元以内就成交。“这可真是捡大漏了。这些作品并不差,只是作者还没出名而已。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有朝一日成为省级大师或者国家级大师呢?职称每升一级,价格就要多加一个0!”在场一位竞拍者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捡漏”确实是不少参加无底价拍卖的竞拍者的愿望,这也是促成这类拍卖受欢迎的群众心理基础。再加上一些以低价购入名家作品的新闻不断在媒体上发酵,更是烘托了这种氛围。“捡漏”是否那么容易?“赵涌在线”的董事长赵涌告诉本报记者,在无底价拍卖中,大家需要格外注意拍品描述。“如果竞拍人够多,那么捡漏就不容易,目前邮票、钱币做到了。纸杂文献方面目前肯定会有漏。”

  但在潘健看来,在中国市场已经从热炒回归到理性的今天,想要以一个很低的价格买进名家作品,几率太小了。今天的“捡漏”,更多地表现在将宝“押”在有潜力的艺术品上,奇货可居,等待它日后升值。“要捡漏,买家需要鉴赏眼光和能力。如果客户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或者对艺术作品的技法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就能对它未来的市值进行预估。”

  “无底价拍卖”的另外一个好处在于,能够一定程度上去除市场泡沫。比如在兰亭的那场“无底价拍卖”中,由吴冠中创作并签名的版画《老重庆》和《樱桃》分别以4.5万和3.8万落槌。“如果是吴冠中的国画,肯定不止这个价,但因为是版画,这个价格就比较适中了。”潘健说。

  “风险”  辨真伪仍是一大难题

  随着“无底价拍卖”的兴盛,其积极的一面越来越为人所知。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凤海[微博]表示,“无底价拍卖”实现了完全由竞买人来行使定价权。“拍品到底值多少钱,不再由一部分人先定一个价格,而是交给竞买人所代表的市场来决定。它实际上是一种更为公平、公开、合理的交易方式,是具有推广意义的。”

  此外,据记者观察,两周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新《拍卖监督管理办法》,当中删除了部分针对拍卖行为的条约,日后拍卖行在拍卖之余还可进行普通销售,这或将推动拍卖行私人洽购业务。那就是说,拍卖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画廊”的责任。而“无底价拍卖”,无疑是推出“潜力股”艺术家不错的平台。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底价拍卖”没有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也有少数拍卖行,将不明来历、难辨真伪的东西以无底价方式呈现出来,实际上就是将责任推给了客人,其价值和真伪你自己鉴定去吧!”张定珍向记者透露,目前拍卖场上的水分很大,无论是价格还是真伪,都令人担心。

  拍卖行“不保真,不保退”所带来的一系列诚信问题是长期笼罩在拍场上的乌云,而记者了解到在新公布的《拍卖监督管理办法》中也没有对这方面进行修订。所以,即便“无底价拍卖”中以中低端拍品为主,依然不能使真伪问题得到解答。因此有专家建议,对于希望通过“无底价拍卖”入门拍场的新手来说,能够通过艺术家本人鉴定的当代作品会是比较保险的选择,当然好好磨练眼力依然是必备的功课。

  在张定珍策划的那场慈善拍卖中,记者看到一些不知名的工艺美术师的陶瓷作品大多千元以内就成交。“这可真是捡大漏了。这些作品并不差,只是作者还没出名而已。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有朝一日成为省级大师或者国家级大师呢?职称每升一级,价格就要多加一个0!”在场一位竞拍者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捡漏”确实是不少参加无底价拍卖的竞拍者的愿望,这也是促成这类拍卖受欢迎的群众心理基础。再加上一些以低价购入名家作品的新闻不断在媒体上发酵,更是烘托了这种氛围。“捡漏”是否那么容易?“赵涌在线”的董事长赵涌告诉本报记者,在无底价拍卖中,大家需要格外注意拍品描述。“如果竞拍人够多,那么捡漏就不容易,目前邮票、钱币做到了。纸杂文献方面目前肯定会有漏。”

  但在潘健看来,在中国市场已经从热炒回归到理性的今天,想要以一个很低的价格买进名家作品,几率太小了。今天的“捡漏”,更多地表现在将宝“押”在有潜力的艺术品上,奇货可居,等待它日后升值。“要捡漏,买家需要鉴赏眼光和能力。如果客户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或者对艺术作品的技法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就能对它未来的市值进行预估。”

  “无底价拍卖”的另外一个好处在于,能够一定程度上去除市场泡沫。比如在兰亭的那场“无底价拍卖”中,由吴冠中创作并签名的版画《老重庆》和《樱桃》分别以4.5万和3.8万落槌。“如果是吴冠中的国画,肯定不止这个价,但因为是版画,这个价格就比较适中了。”潘健说。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