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邱家和 ○编辑 张亦文
酒类收藏与拍卖,前两年曾经是拍卖场上的一道奇观,如今,内地与香港的酒类拍卖市场出现了分化:香港市场仍以葡萄酒等洋酒为主,遵循比较完整的收藏理念及系统;而内地市场则以白酒为主;经过2011年酒类拍卖的大起大落后,两地的行情也呈现不同的走势。
近年来内地的酒类拍卖日渐风行。2011年,上海国际商品拍卖公司在上海率先推出首届陈年茅台拍卖会,之后,内地许多拍卖行纷纷试水酒类拍卖。与此同时,市场行情也经历了一次“过山车”:以一瓶1985年的茅台为例:2011年高峰时期曾卖到1.5万到1.7万元;现在行情在8000到9000元。
对此,白酒收藏家赵晨表示,内地白酒拍卖的“过山车”行情与经济大环境有关。这类似于艺术市场的行情下滑:陈年白酒的价格下跌了,收藏者不愿意把好的品种推向市场,导致市场波澜不惊。他还指出,“过山车”之后是内地白酒行情的反弹:在2011年年底达到最低点的白酒拍卖价格已经反弹,其中茅台、五粮液等涨幅有限,而十大名酒中其他品种则涨幅更大,只是它们的绝对值不高,因此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他认为,当市场再次进入活跃期后,白酒在拍卖场上还有上升空间。
上海国拍副总裁范干平也认为,现在内地市场是十大名酒“齐放”。他还指出了市场的分化:香港的酒类拍卖以红酒等洋酒为主,而内地则以白酒为主,以致香港市场的白酒都送到内地来拍。
香港的洋酒拍卖有其特殊的背景:首先已有多年的历史,延续了欧美酒类收藏的传统,有一套完整的收藏理念和游戏规则,形成了日益壮大的买家群体,保证了该市场在经过2009年到2011年的高度繁荣后仍然稳步增长。其中,亚洲各地的收藏家是香港红酒拍卖市场的主要竞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