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由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上海驰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驰翰拍卖有限公司协办的“海外新发现孙中山文献”研讨会在上海大学的历史系会议厅隆重举行。来自上海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历史系,华师大历史系,中山学社,上海文史馆,上海市党史学会、上海市文物局、南京市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等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黄兴致孙中山总理述革命计划书》、《中华革命党民国三年十七次会议纪要》和《孙中山手稿三十八件》三件文献探讨其历史价值与意义。
研讨会由上海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徐有威教授主持。前上海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陶飞亚致辞,中国会党史研究会理事沈渭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谢俊美、上海市中山学社秘书长马铭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戴鞍钢、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廖大伟、上海市文史馆《世纪》杂志主编沈飞德、上海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严泉等海内外研究辛亥革命的专家莅临现场参与讨论。其中研究辛亥历史第一人金冲及、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原广东省社科院孙中山研究所所长黄彦、中国孙中山研究会理事林家有等学者以录像形式参与了研讨会。辛亥先驱李烈钧的孙子李季平、黄兴的曾外孙阚毅作为后人代表列席了研讨会。
这批文献是有关黄兴、赵声对黄花岗起义的筹划、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二次革命”与中华革命党等重大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澄清了一些历史事实,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对孙中山与民国史的研究;《纪要》则澄清了长期存在的有关中华革命党是按会党形式组织的不实说法和对其的种种误解;《手稿》则披露了孙中山在领导护法军政府时有关军政府的人事安排,大元帅警卫军及其武器购买,英国、日本对护法斗争的态度,孙中山护法活动部分经费来源及当时国民党人的活动等具体内容。
历史需要常谈才能常新,否则就是一潭死水。“海外新发现孙中山文献”能引发社会和学界的关注,这对现代中国来说也具有非常大的价值。从1954年即开始研究辛亥革命的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说。“孙中山这个手稿没看到过,无论从笔迹、用的语言文字,还有当时的史实对照,都证明这个东西是非常可靠的,应该说是个很重大的发现。”
上海驰翰2013年春拍巨献“海外新发现孙中山文献”将作为三个标的在上海大酒店进行预展和拍卖,展览日期为4月23日和24日。于4月25日下午开槌竞拍。据悉这批文献的收藏者曾省三后人希望这三份文件能够叶落归根,留在国内真正具有收藏和展示能力的国家机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