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佳士得[微博]拍卖行获批成为中国首家独资国际艺术品拍卖行一事受到各界的密切关注。能够入驻中国大陆是这间全球最大的拍卖行十年来的愿望。不难看出,他们已将中国视为其未来业务扩张的重要所在地。
为了让阐述更加易于理解,我们可以先看看现已公布的中国每年艺术品及古董拍卖成交额的具体数据,尽管这些数据并不一定非常可靠。据彭博社(Bloomberg)的史葛·雷伯恩(Scott Reyburn)表示,中国2012年艺术品及古董的总成交额为137亿美元;然而,纽约时报记者大卫·巴尔博萨(David Barboza)又在他关于佳士得的报道中援引了45亿美元这一数据。到底哪一个数字才是真实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晰的——中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大的艺术市场。
佳士得成为中国首家独资国际艺术品拍卖行对于中国本土来说,意义也相当重大。这似乎暗示着:一方面中国官方希望向国际商业竞争对手敞开中国国内市场的大门,而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合资的形式使其受到各种条款的牵制。现如今,这些竞争对手们已经可以开始发展他们自己的品牌和商业活动了。
在中国,为拍卖业营造一个自由而公平的市场环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但在另一个层面上,此次的佳士得独资事件及各种相关的媒体报道都让此事显得有点言过其实了。尤其是,此事说到底仅仅是宣布了“佳士得从1994年起至今,在中国进行拍卖活动已有20年了”这一事实。尽管佳士得已获批独资,但其在中国销售的拍品种类仍受到限制,文物是不可以进行拍卖的。如彭博社所报道的:“文物”将意味着“1949年以前的任何事物”。
此外,佳士得独资事件之所以备受瞩目的另一个原因是:香港已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拍卖中心。据了解,佳士得2012年在香港进行的酒类、钟表、珠宝及艺术品等拍卖共创造了将近7亿美元的总成交额,这让香港成为了佳士得继纽约和伦敦之后最大的市场所在。有限的进出口控制、低税收以及在运输、财政和保险方面的种种便利常使得香港被各地商人、消费者视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好地方。毫无疑问,在中国从事商业活动将会是充满挑战的。
让佳士得获批长期在中国独资的核心动力,与其说是和举办拍卖会、销售艺术品、开发产品等有关,不如说是由于他们在这个新兴市场中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形象——认真地指导买家有关拍卖的知识,并细心经营着长期的客户关系。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与未来市场定位有关的议题。
但不管怎样,在中国独资国际艺术品一事之于佳士得CEO史蒂文·P·墨菲(Steven P. Murphy)可以算是一次很大的“政变”。这必定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绝佳商业机会。佳士得曾表示,从2008年起参与国际拍卖的中国大陆买家数量已翻倍;他们不仅在购买力方面对这些买家充满期待,同时,还希望这些买家能在不久之后完成买家到卖家的身份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