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市20年关键时刻之:2004 年后非典的报复性消费
在非典之后,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出报复性消费,引发了千万人群进入收藏市场,使低端拍卖风生水起,直接造成了中国传统字画,古玩的一级市场货源以及科员的极度流失与萎缩,使拍卖横扫高端市场的同时,全品类地领导市场行情。在非典之后,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出报复性消费,引发了千万人群进入收藏市场,使低端拍卖风生水起,直接造成了中国传统字画,古玩的一级市场货源以及科员的极度流失与萎缩,使拍卖横扫高端市场的同时,全品类地领导市场行情。
中国艺术市场进入了后非典时代自2 0 0 3 年6 月至今, 中国艺术市场变化剧烈。将其称为“后非典时代”,一者是在时间上这种明显的变化出现在“ 非典” 之后;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的非典型性, 换句话说即是这种变化已经超离了我们旧有的知识与经验。... . . 。当大部分行家仍按照“大涨后必有大跌”的旧有经验进行思考或努力名哲保身的时候, 接踵而来的2 0 0 4 年却“ 火热”得让人大跌眼镜。大陆知名艺术品拍卖企业中国嘉德拍卖在200 3 年秋季拍卖会2 . 5 亿总成交金额的基础上,再创春季拍卖会3 . 6 亿的骄人业绩。而中国嘉德拍卖旗下的周末拍卖会更在旺盛的大众收藏需求下, 在20 03 年至20 04 年短短的两年之内, 完成了从五、六百万至千万再至目前3 0 0 0 余万的跨越式发展。当人们还在为200 4 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吴昌硕《花卉十二条屏》1 650 万成交而津津乐道的时候, 刚刚落幕的北京瀚海拍卖公司又创造了陆俨少画册超过60 00 万的匪夷所思的新纪录。专家们惊呼“ 看不明白! ”就是身在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可能也是云里雾里。但从深层来看, 中国艺术市场的确已经进入了一个“ 后非典时代”, 它的根本特征就是非常规的发展和跨越式的进步, 我们必须要以新的理念去适应与理解它。而支撑这种非常规发展和跨越式进步的则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现状与预期, 以及社会对投资艺术品的认同、热衷与实践。” —— 摘自《东方视觉》20 06 年
2 0 0 3 年后, 中国先富起来的人逐步成熟起来,中国渐渐形成了稳定的收藏群体。买家的主体由外国人、港澳台人都慢慢转向了大陆人,大陆买家更是开始全世界的搜寻宝贝。这一时间,中国拍卖业一直稳步上扬,即使是2 0 0 8 年金融危机时, 中国艺术品市场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迈向了“ 亿元时代”。近两年, 因为中国其他投资渠道的不景气,艺术品更是成为新的资本流向渠道,金融资本的介入,更给艺术品市场带来“ 井喷”式的增长。
非典后的报复式消费
2 0 0 3 年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离不开一场大病——“非典型肺炎”。整个北京的春季拍卖会都向后推迟了两个月,然而“ 非典” 过后的拍卖市场着实让人大吃一惊。7 月初举行春拍三场拍卖,4 天内创造了三个比率:9 0% 以上的成交率,8 0% 以上的新人进场竞买以及3 亿元的成交额。加上2 0 0 1年到2 0 0 3 年, 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漫长的熊市, 股票市值蒸发6 0 0 0 亿元, 中国股市实际跌破了1 0 0 0 点,大量的投资性的资金进入了艺术品市场。从那时起,中国艺术品市场真正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2 0 0 3 年的秋季, 各大拍卖公司在秋拍中可谓是收获了丰收的果实。嘉德秋拍中有一场王世襄、袁荃猷珍藏的中国艺术品专场, 1 4 3 件拍品全部成交、竞买者频频举牌,不给拍卖师落槌的机会,有的珍品甚至高出底价1 0 倍2 0 倍成交,总计成交了6 3 0 0 万元, 创造了内地拍卖史的奇迹。其中, 唐“ 大圣遗音” 伏羲式古琴以8 9 1 万元的价格创下古琴拍卖世界纪录。在拍卖带来的财富效益下, 多家拍卖公司相继成立。2 0 0 4 年6 月, 东正文物拍卖公司成立, 以明清瓷器杂项作为主要经营项目。2 0 0 4 年1 2 月, 杭州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成立, 在中国书画、文房清玩领域独具优势。从成立之时起,西泠印社就是目前中国南方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品拍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