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洋
说起收藏,一般总会认为这是富人的专利,尤其是进入到拍卖环节,如果不是有雄厚的财力支撑着,似乎很难有底气走进拍卖场。
不过与保证金10万甚至百万起的高端拍卖相比,在北京,还有一些专门为平民老百姓举办的拍卖会,东西不错起拍价也不高,只抱着来看看的心态,也许就能捡个漏儿回家。
在高端拍卖会花大价钱却买到假货的藏家,脸上写满了后悔,更无从体会收藏的乐趣。而平民拍卖会捡了漏儿的事情也比比皆是,投入不多,风险不大,一把精美的紫砂壶,一件民国的老桌子,只要喜欢,都可以从中体会到收藏的乐趣。
无论是宋代还是清代的康乾时期,历史上平民收藏繁荣的时代都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当一个时代,收藏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是经济繁荣的见证,也是文化精神极大丰富的一种体现和传承。
嘉缘四季拍卖公司位于东城区图书馆后面的一座不起眼两层小楼里,和很多小公司一起混租,没有招牌。6月13日即将举办的夏拍预展信息打印了一张小纸就贴在门上了。
虽然这家拍卖公司规模很小,但是在华北地区,却是古典家具面向平民收藏市场中最大的一家。
办公室不大,三个人刚够转开身,却摆满了条案、桌椅等古典家具和古玩小物件。
“这屋里所有东西都是从民间征集来的。”总经理王增指着最显眼的一个条案说,这个条案大约长2.8米左右,尺寸是古代府制的,至少是贝勒爷用的。过去制式分为公、府、宅、舍,每个层级使用的尺寸有严格限制,不能越级。这个条案是2008年有人送到这里寄卖的,因为怕人仿制没有上拍,放了一年,终于有一对夫妇花了16万买走,没地方放,还放在这里。没几天,有人又以18万买走,也不搬走。现在转了几个主人了,东西还在原地,身价已经涨到了26万。
不过,王增并不建议老百姓买这件家具,因为这件东西光坐地起价升值,并没有被使用。而过去的老家具作为收藏品,是要有一定使用价值的。
“什么是古董?在家里,最后一个请进家里的就是古董,第一个请出门的就是古董。家里都置备齐全了人们才想着添古董,过去叫‘填瓤子’;家里破落了,第一个要搬出去变现的就是古董。”王增说,由于现在收藏一夜暴富的例子很多,许多人认为这里有利可图,导致目前抱着投机心理的人也很多,今天买了明天就卖,等着升值。但其实,从古至今,收藏古董,动机都是文化底蕴和爱好,而不是投机。
“过去的人搞收藏,东西是要传家的。家具也好,古玩也好,买进来也先是使用,继承的是文化。这样藏品历经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现在的艺术品收藏,都是今天买明天卖,这就不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收藏要做到良性循环,东西至少需要收藏10年,最好能30年以上。”
街坊邻居送来
家藏老物件
从2008年至今,王增的公司举办了很多场平民百姓可以参与的拍卖会。进场的保证金不高,1万;东西不贵,很多是从无底价起拍的;能保真,红木的就是红木,新的绝对不说成老的。
大拍卖公司不收的千儿八百元的小物件,老百姓拿到这里来,只要是真东西就能拍卖。按照他的说法,大拍卖行就好像一个大鲸鱼,因为本身消耗大,小物件取费又少,很多老百姓拿去的小件东西大公司不愿意收,至少10万元以上的东西才接受,最好百万、千万以上。拿到小公司的东西只要值500元,就可以起拍了。
此外,大公司拍卖的东西很多都是大收藏家手里的自然回笼,都是知名人士收藏物件循环送拍。而平民拍卖多数都是从百姓家收集的。很多老百姓家里都是“文革”时期抓阄买票时抄来的,那时候东西抄到信托商行,老百姓到革委会抓阄购买。凳子2元4个,两把椅子6块,桌子是8块、条桌是10元,当时的最低生活水准是9元。
很多胡同里的邻居知道这里能卖东西,打电话来问:我家有件老家具,凳子就缺一条腿,能送过来吗?像这样有残的老物件,大拍卖公司一般不收,而这里都收,只要配上条腿儿,也能给老物件寻个新主人。
前几天,小经厂胡同一位老大爷打电话试探着问:家里一些老物件能要吗?王增过去一看,都是有年头的东西,虽然不算太稀罕,但是小凳子、小桌子还很结实。老人搬不动不想要了,收到拍卖会上,许多老百姓还很喜欢,双方的需求都解决了。
采访前一天,有一家住黄寺的老两口要搬家,给王增打电话请他搬走一屋子的老家具。这老两口年轻时喜欢淘换古典家具,到了晚年没有那么大兴趣了,要搬家这一屋子东西都不想要了。王增从老人家里搬出了一个顶箱柜、一个梳妆台、成套的桌椅板凳还有一些民国玻璃画,都是可以上拍的东西。
很多拍品的征集就是这样,有人准备入手收藏,有人会突然放弃收藏,平民拍卖就相当于一个中介,让这些藏品流动起来。
小拍经常能“捡漏儿”
老百姓对拍卖的认知和参与也是逐步建立的,2008年左右,整个拍卖市场有一些低迷,在嘉缘四季,2008年至2010年每场成交率大约在60%左右,2011至2012年市场一下子就有了飞跃,平均有80%的成交率。老顾客去库房里一看,呦,原来堆着的东西怎么都空了?全都被买家搬走了。有山西来的顾客每场都买东西,攒成一车一次拉走。
2008年从这里拍出去的许多东西,现在转手的价格基本能翻番。但相当一部分明智的收藏家根本不出手,因为这些东西出去就再也难找了。
小拍“漏儿”多,是“捡漏儿”的好机会,一些家具和杂项,不设保底价,只有500元起拍,大家可以举牌竞拍,没人举了就直接落锤,落锤价就是最终的价格。往往一些眼力好的人再加上运气好,没什么人竞拍,就能以低廉的价格淘到好东西,有些人花千儿八百元,能买到上万元的东西。大部分拍卖会都是普通市民参与,偶尔赶上一个行家来了,又看上一件东西,500元起拍,行家直接就喊1万元拿下——即便这样,与这件东西市场价格相比也是便宜的。春拍有一件翡翠镯子,4000多元成交,买家马上拿到羊肉胡同珠宝市场去看行情,有人当时就出5万元要买。
无底价拍卖,拍卖行和委托方都是签订生死文书的,起拍价以上,喊多少落锤都不能反悔。平民拍卖价格要低廉就要压委托方的价格,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很多藏家收集的物品都是十几年前了,当时相对价格较低,现在的价格都涨上来了,已经获得了一定利润,拍卖行就要费尽口舌说服藏家尽量赚少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市场循环流动起来。
许多装修了新房子的“80后”小青年也喜欢淘几件古典家具,不过他们多数只对新家具感兴趣。要是“填瓤子”王增建议到拍卖会比较一下。
这里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从拍卖会能保证家具名实相副,拍卖会有专业人员把关,相应保值一些。从家具卖场购买红木家具鱼龙混杂,一些商家对家具制作有掺假现象,如果不是内行人就容易打眼,买到以次充好的家具。
另外,家具卖场的红木家具是从高价往低还价,叫价5万,还到3.8万,其实底价可能才不过2万,就是因为你不知道底儿在哪儿。拍卖会价格是从低往高叫价,至少是当时最合理价格,你认为值多少钱就出多少,直到没人出价落锤,这就是当时较合理的一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