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王文兴、王鼎钧、余光中、白先勇[微博]等170位台湾著名文人所捐赠的私人物品,将汇成一场特别的拍卖会。拍卖所得全部用于老牌文学杂志《文讯》的经营。而中国大陆的读者亦可以远程参加这次拍卖。
杂志困境 30年内搬家5次,文学资料无处安家
创刊于1983年7月的《文讯》到今年7月整整走过了30年的历程。在最初创刊的20年里,《文讯》的办刊资金由国民党支付。2003年时,国民党宣布停止提供经费。《文讯》现任总编辑封德屏四处求援,筹集到了200万新台币,成立了“财团法人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努力保留下了《文讯》。《文讯》一直致力于对台湾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在杂志社内设立的“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到2011年已有图书3万余册,作家资料3000多份,作家手稿1000多种。本报记者也曾到该杂志社参观这些文学资料。这里收集的资料,仅次于台南文学馆在台湾最全的文学资料库。
《文讯》一直面临着经营的窘境。30年的时间里,他们搬了5次家,目前他们落脚在现属长荣集团的国民党部旧大楼。2006年国民党中央党部搬离大楼时,《文讯》杂志社留了下来,而长荣集团进驻的条件之一是允许杂志社在这里继续办公并免除房租,但如今当年的免租期限即将到期。去年3月,《文讯》一度被告知需要提前解约,杂志社要短时间内搬迁,但找了几处有意向的地址,都因各种原因未能达成合作意向。
拍卖义举 两个月汇集拍品600余件,将造文林大事
面临即将无处容身的现实,今年初封德屏写了近200封信求助文艺界人士参与义卖筹款,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收集到了600多件拍品。这些拍品包括了毕璞捐出的13幅丰子恺原稿漫画、林语堂行书辛弃疾的《鹧鸪天》;杨济贤捐出的于右任草书对联等。作家王鼎钧还特意托人从美国带回了张隆延送给他的对联。后来王鼎钧又寄来了一本精致的线装手稿,里面都是他的毛笔字。王鼎钧在信中说:“文讯筹款,将要成为文林的一件大事。”王文兴则是在宣纸上抄录了《家变》中他最爱的两段文字,作为手稿捐出。
本次收集到全部展品将分批次进行拍卖。第一次拍卖会的展品包括了于右任、郎静山、台静农、丰子恺等名家的共计285件作品,今明两日是拍卖预展,周六为正式拍卖。无法亲临拍卖现场的读者,也可远程通过书面和电话两种方式委托竞标,需要在19日12时之前委托基金会代为竞标。
对于《文讯》未卜的命运,封德屏说:“承载了如此丰厚的馈赠与期待,哪怕是只能再多走大半日、多走一里路,都是甜蜜幸福。”
新京报记者 姜妍
■ 链接
藏品故事
作家王文兴此次捐赠一幅于右任书法。这幅书法是10年前他购入的。王文兴不写书法,但他喜欢欣赏书法,并且对这门艺术有一番独特见解,他认为书法几乎是小型的建筑。在台湾当代的书法名家中,王文兴认为于右任的书法不是数一数二,而应该是第一,赞许于右任其无人赶得上的运笔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