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见证沧桑与蜕变 阅尽传奇与荣华——影像留存上海外滩的前世今生
泓盛2013年“江南桂月”拍卖会
纸杂文献专场
预展:9月9-11日 拍卖:9月12日
地点:上海建国宾馆
外滩曾经作为“租界”的一部分,有“东方巴黎”的璀璨头衔,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屈辱回忆交织在一起。外滩繁华过,也伤痛过;她聆听着黄浦江水的潮起潮落,见证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变迁,但无论经历多少世事,她始终生机勃勃,而那些消逝的地标则在老影像中复活……
150年前,当殖民者们踏上上海这块陌生的土地时,就看中了黄浦江的这片江滩。外滩原是一片荒芜的浅滩,沿滩有一条狭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纤时行走。清道光23年(1843)上海开放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建立“下锚地带”,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根据,划定800亩土地为英租界。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侧划得986亩土地为法租界。此后陆续出现沙逊洋行、仁记洋行、宝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长洋行等洋行。临黄浦江的纤道被改造成18米宽的马路,并在马路东侧建造码头,堆栈、本行和船厂。
此次征集到的一件重量级拍品——1880年代外滩全景照长卷,便是由当时上海著名的公泰照相馆所摄。公泰照相馆,成立于咸丰七年(1858)前后,由上海道台衙门会计罗元佑在汉口路开设,是清代最早的照相馆之一,在中国摄影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此件年代在1884年前后,由12张蛋白照片拼接而成,所见范围南至法租界,北至虹口区,整张照片装裱成手卷形式,是目前已知市场上流通的最长的外滩全景照。
这时期从洋泾浜到北京路,外滩已有11家洋行建了类似的建筑,这些砖木结构楼房多为英国乡村建筑样式,或者是带有宽大内长廊式阳台的东印度券廊式建筑。在19世纪60~80年代陆续翻建,出现一批仿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到19世纪末,外滩的建筑已鳞次栉比。这一时期建筑,尚存的只有33号原英国领事馆。
临江而立的巍峨参差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到上世纪初,特别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来的。它从这一时期起,逐步成为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的象征。
此件即为1924年前后上海外滩全景图长卷。上海外滩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畔,汇集了古典式、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现代建筑式、折中主义式、中西合璧式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基于此,拍摄上海外滩的全景老照片为国内市场最受推崇之题材。上海外滩的发展史、建筑史,甚至上海近代的发展史都可以通过这些历史照片反映。据图中在建的台湾银行可知,图片拍摄1924年左右。
这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出现了立面简洁的早期现代派、许多建筑气派豪华,装饰富丽堂皇,设施更趋完善,出现了上海最早使用冷暖气设备的建筑(汇丰银行)。这一阶段,除建于民国37年(1948年)的交通银行大楼外,已基本形成今日的外滩建筑群格局。
此件为1926年前后上海外滩全景图长卷。上海外滩全景照片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之处,置于一处可窥其历史变迁。此件照片拍下了浦西外滩的多数建筑,还拍下了繁忙的黄浦江中停靠的数艘外国军舰。由于拍摄地点选择准确,因此这张外滩照片尤其是驶入画面的几艘舰船显得异常有气势。照片左侧还能看到正在建设的新海关大楼,最上面的钟楼已经搭起了框架。这张全景照片拍摄的时间应该在1926年左右。
在外滩拥有一块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外滩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
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出现多层和高层,式样五花八门,诸如英国文艺复兴式亚细亚大楼(原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汇丰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恰和大楼(今外贸局大楼)等,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此次另征集到了一件民国早期上海跑马场(即今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及南京路全景照长卷,视角独特、气势恢宏,可作对比参考,入眼街道宽广、高楼林立,店铺栉比、万商云集,百货杂陈、车水马龙,其中跑马总会旧址、上海金门大酒店、上海国际饭店、兆芳照相馆、德医董振民、中山装的诞生店——荣昌祥、南京路等标志性建筑清晰可见,再现了一代民国繁华景象,为不可多得的上海城建影像档案。
赫德、叶澄衷、杜月笙、周璇、李香兰、张爱玲、沙逊等诸多风华绝代的人物,以及这些上海遗留的影像,共同构成了上海的前世今生,当每一建筑个体随着时间的延续具备了久远的历史,构成了某种独特的审美效果,成为人们生活中共同的活动场所时,它已经烙印在城市的空间架构之中,成了市民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事实上,它们正是作为一种证物,蕴涵在历史时序的脉络之中,可用以诠释历史,可重构当年的场景,更可展示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