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幼铮
近年来中国德化白瓷在国际范围内的社会关注度日益增强,从而带动了国际市场的升温。各地商业机构更加重视对德化白瓷的征集和营销,经营记录显示国际经营者数量增加、地域分布更广且交易数量增大;参与交易的人群扩大,收藏者的兴趣更浓,交易竞争程度趋旺,交易价格明显提升;市场竞争热点的趋向日渐明晰,以德化白瓷艺术精髓为收藏主流的传统国际市场继续稳健发展,特别是以香港市场为代表的对佛教造像顶礼而表现出对晚期著名工匠精品的热爱和追崇,由于大陆藏家的强力参加而呈现出前所未及的蔚然大观!
在有据可查的市场信息基础上的统计中,2013年上半年中国德化白瓷共有281件上拍,其中189件成交,总成交额是1523.0242万元人民币。涉及5个国家的47个拍卖公司。巡检上半年德化白瓷的交易情况,有几个要点值得关注和分析。
市场热点聚焦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佛教题材的立像
在统计的成交价前五十位拍品中,佛教题材的有29件,占件数的58%,成交金额占81.16%之多。这类器物的共同特征是:器形较高较大,多立像,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佛立像,最适宜收藏者供奉;一般在背部有制作工匠的钤印。德化窑产品上署名的工匠并不多,这段时期中艺术造诣最高的且多见的有:苏学金(清末)和许友义(民初)。这二人的作品是德化白瓷在这个时期中的巅峰,且有印章证明作者,故倍受当下国内市场的追捧,价格在近几年内翻了一倍以上。据了解,这类作品的买家不出华人左右,显示出固有的文化情结。
苏学金。在英国学者约翰·盖尔John Ayers的长篇论文《论德化白瓷的影响》中,把苏学金和“博及渔人”方章连在一起。所以,凡是钤印“博及渔人”方章的佛造像,都被认为是苏学金制造。笔者在《中国德化白瓷研究》中则提出了“溥及渔人”印章的时间跨度很长、生产年代和作者需要细分的观点。今春纽约佳士得网拍的卧莲观音,钤印“博及渔人”方章,风格明显属于清晚期之后。地方朋友说是苏学金自己创作的,手工制成,而非合模,因而就是孤品了。他还认为同一场的如意观音立像,高达47.6厘米,背钤“德化”葫芦形章和“博及渔人”方章,也是苏学金的精品,只是手指等多处残损,但拍卖价格并未受很大影响。
许友义。许友义的创作时代已进入民国,年代和作者等情况比较清晰。他很多作品都钤印“许云麟制”四字篆书方章。他的作品很早就流传到世界各地。笔者于十年前在苏黎世见到一件他的作品,是一尊高达半米多的观音立像,重量大,一人不敢抱起。当时这位苏黎世收藏者就要价约合60万人民币。许的作品在他的姓名印章之上往往还钤印一枚“德化”葫芦形印章,这是他的定式。例如,今春香港苏富比上拍一件文殊普贤菩萨坐像一对,成交价高达340万港币,拔得本年度上半年成交价头筹;在六月纽约佳士得网拍中,一鱼篮观音立像,堪称许云麟的上乘之作,高45.6厘米经历了十五手竞价。
市场热点聚焦二:钤印有制瓷者印章或有刻划文字的立件作品
在成交价前五十位拍品中,钤印作品有17件,占到34%。千年以来,德化白瓷产品数量巨大,传世至今的多是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兼备的。而在此中,凡钤印作者印章的,即或是作者刻画文字的,一般都是作者自己的得意之作,绝大多数是艺术价值相对较高的;其次,钤有作者印章且和作品时代要素契合的,便可作为作者归属和所处时代的见证,增加了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些有名有姓的制瓷艺人,是时代的代表,是伟大的艺术家。
这半年市场上见到钤印印章款识的有,“何朝宗”葫芦形章、“何朝宗印”方章、“眉心荣记”方章、“宣德”二字篆书款方章、“大明万历年制”长方章、“堇封”方章、“康熙年制”方章、”“博及渔人”方章、“博及渔人”方章、“德化”葫芦形章、“许云麟”方章、“许云麟制”、“许裕源制”方章、四字双行篆书款等。这半年中拍品附有的印章年代,鲜有被确认是明代的,绝大多数是入清以后各时期的,此点需多加注意。
市场热点聚焦三:具有优秀的收藏传承展览出版记录或证据的作品
在上半年统计的300余件拍品中,最引人注意的当属北京保利春拍德化窑印花双龙耳三足炉,其出身和传承记录实在令人艳羡:首先,它附有日本山中商会在83年前,即日本昭和五年开具的发票,这在传世收藏品中很是罕见,仅仅是这张发票就可以当作文物了;其次是这件拍品参加过1922年日本举办的“中国陶瓷两千年精华中国名陶展”的全国巡展;三是出身于日本林原美术馆收藏。这样的背景资料,是高档收藏品最合身的行头。
另外,伦敦邦汉斯送子观音坐像也是值得一提的拍品。该公司提供了传承依据是这样的:“购于伦敦古董商John Sparks,1944年3月15日前来自一场英国基金援助法国的拍卖;1944年3月15日购于伦敦古董商John Sparks (发票日期为1944年4月6日);英国私人收藏”。
以上两件“出身好”的拍品,明显受到买家的重视,都被拍到很高的价位成交。
在这半年中,比较突出的事件:纽约佳士得在6月份举办了首场亚洲艺术品的网上拍卖。57件拍品组成的“中国德化白瓷专场”,显示出佳士得公司对德化白瓷市场的期许。事实证明这次网上拍卖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拍品档次不高且又是首次试水网上拍卖,成交率87.72%,溢价率140.08%,报价次数最高的达44手,成交总金额30.9437万美元。在此期间,笔者也首次参加了竞拍,居然一无所获,深感竞争的激烈和市场的热度。网拍这条路,将会给大量的中低档拍品提供理想的交易渠道,成为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市场。未来如果这条路走得通畅,那么这类中低档商品的价格日后就将得到撬动。此点应该提起业者和收藏界的警觉和预判才是。
市场“瑕疵”值得国人明察
总览上半年世界各地上拍德化白瓷的情况,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器物的鉴定方面,特别是断代方面的失误,不在个例。包括佳士得、邦汉斯在内,都存在断代失误或不准确的情况。拍卖公司对拍品的断代和对作者的确认,是最关键的工作程序,特别是重要拍品的判断上,应再严谨一些。例如,邦汉斯的一件拍品,在图录中器物身上很明显的一方印章没有在图录中作文字说明和提示,只是简单明示此件器物是何朝宗作品。这件拍品是不是何朝宗本人的作品,值得怀疑,至少值得推敲;香港佳士得上拍的鱼篮观音立像,高61厘米,钤印有“博及渔人”方章,图录中把年代定为18世纪,值得商榷;纽约佳士得“凤形执壶”(中国对此类器形有专称:天鸡尊、壶),年代定为“清18-19世纪”。唐纳利相同的一件,壶身钤有他编号为F1aa的印章,是“何朝春”篆书方章。笔者书里进一步考证,德化的这种作品,是明晚期道教兴盛时宗教在文化生活中的表现;又如厦门翰风上拍的一件许云麟作品,图录上定为清末。许云麟生于一八八七年,卒于一九四零年。大清朝最后一年时的许友义才二十三岁!拍卖公司非要这样精准地把创作时间挤进清代?其实效果反而不好。
其余的“瑕疵”还有:命名的不正确或者不准确、特别是中文名称;年代表示过于模糊,如:清代;年代标示不统一,如,同一场拍卖会的拍品,有的按照朝代标示,有的按照世纪标示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有的会影响拍卖公司的形象,有的则会引发商业纠纷,伤害买受人、委托人和拍卖公司的利益。这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下大力气加深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细心运作诚心负责,是维护商业形象的保障。但愿看到改进和进步。
从今年开始,笔者和助手着手建立中国德化白瓷交易的国际监测统计、数据模型分析和器物真实性的学术评定等。这是一项较为繁复的系统工程建设和学术领域的提升,在国际范围内是个创新的工作。其实这是笔者在六年前完成《中国德化白瓷研究》专著中搭建起了鉴定模型之后的逻辑延续和该领域的姊妹篇。笔者力图秉持务实求真的理念,立足综合当今世界相邻学科水准,从一粒细沙到恒河沙数,心无旁骛埋头苦干,把中国文物学从经验学提升到完整独立的现代学科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