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佳士得在上海敲下划时代的一槌,标志着佳士得在上海有了自己的阵地。除义拍作品,共40件拍品拍出1.54亿的成绩,数字并不是这场拍卖的唯一指标,首场拍卖的意义在于发声。在拍卖前后,对于佳士得上海未来的走向,佳士得方面并没有给予明确回复,《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对于市场关心的四点追问请专家给予评析。
京华时报特派上海记者顾博
□现场
>>拍卖前
3天艺术盛宴包围香格里拉
9月26日,佳士得上海的庐山真面目揭开。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佳士得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热情。
佳士得上海在拍卖之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预展首日以中国传统舞狮拉开了佳士得上海的首战,佳士得全球的高管都齐聚现场。为期3天的预展更像一场艺术盛宴,邀请诸多艺术界和市场人士举行论坛,而在9月25日由蔡国强现场制作的火药作品《故乡》历时3个多小时。该作品不仅成功吸引了藏家目光,更是让诸多佳士得外国高管咋舌,而该作品也成为佳士得香港首拍中唯一的慈善拍品,并以1500万落槌。
纵观佳士得上拍拍场,亦可以用热闹来形容。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几乎变成了佳士得上海独家的场地,酒店外街道上的路灯广告条幅均布满佳士得上海拍卖的广告,同时酒店内有各种指示标志,连电梯口也被佳士得上海拍卖的广告包围起来,停车场因为拍卖而免费,阵容可谓空前。
>>拍卖中
5色门票分级限制入场人群
9月26日18点,佳士得上海拍卖如期举行,考虑到人数比较多,佳士得将拍卖场地分为两个,内场和外场同时对同一标拍卖。
佳士得上海为进场的人提供五种颜色的门票,记者拿到的是银色的门票,只能在外场看内场的录像。几经周折,记者才终于可以进到内场。
佳士得此次带来内地的40件拍品包括红酒、珠宝、手表和当代艺术,其中西方艺术品是一大亮点。对于本次拍品的构成以及估价,佳士得方面曾经表示,是按照国际上的惯例以及价格体系制定的策略。对于内地比较熟悉的中国当代艺术,现场有拍卖行从业人员觉得估价尚且在合理范围内。
拍卖师更有资产拍卖范儿
拍卖师金铃上场标志着拍卖的开始,金铃用中文夹杂英文的方式进行拍卖,在竞价中时不时会用一种女人特有的幽默与举牌者开玩笑。因为现场有些嘈杂,金铃有时突然会用英文报出落槌价,而没有加上中文解释,对此现场有些人难免听不清楚。公开资料显示,金铃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电视主持人,她曾在永乐做过一年左右的拍卖师。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分析,拍卖师在现场以幽默的方式缓解全场气氛这是在资产拍卖中常用的,而艺术品拍卖讲求的是温和与快速,基本不调侃。而从境外的拍场来看,拍卖师的报价可以通过双语形式进行,如果中国人与外国人同时在场,不会将中英文夹杂在一起报价。对于佳士得上海没有用内地富有经验的艺术品拍卖师,季涛认为,佳士得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拍卖是主要原因,可能也希望就此引领潮流。
西方艺术品多估价内成交
在红酒拍卖冷清开场后,第一个高潮出现在“翡翠弥勒佛摆件”上,底价50万至80万的拍品最终以550万落槌。估价最高的“缅甸天然鸽血红红宝石及钻石蝴蝶项”在低估价1800万落槌,手表也多在估价内成交。
中国当代艺术拍品中,除刘野、展望等少数艺术家作品高于估价落槌,多件作品在估价内成交。西方艺术品热点仅集中在全场最重要拍品——毕加索《坐着的男人》上,该拍品估价450万至620万,最终以960万落槌。
乔治奥·莫兰迪《静物》在拍到500万时流拍,该作品尺寸仅在一平尺左右。现场有画廊经营者分析,该作品虽然是名作,但是国内买家并不熟悉,而且尺寸较小,所以才造成了流拍。
原计划首场拍卖进行两个小时,而金铃也依据时间完成了40件作品的拍卖。季涛认为,在艺术品拍卖中40件拍品花费两个小时,时间未免用得太多。在拍卖过程中,外场拍卖师未能参与到拍卖中。
>>拍卖后
佳士得对上海首拍表示满意
拍卖结束后,佳士得上海在现场举行记者发布会,公布首次拍卖的成交情况。
佳士得上海公布的信息显示,当天到场人数近千人,其中内地买家参与踊跃,通过电话委托的内地买家达到56人,参与网上竞投的内地买家23人,对于整场的拍卖结果,佳士得表示满意。
对于随后记者提出的关于佳士得上海发展走向,以及自贸区、关税等问题,佳士得方面并没有给予正面回复。
□追问
这是否是一场不接地气的秀
没有必要用一场秀做尝试
佳士得此次带来内地不太热衷的西方艺术品、红酒和珠宝等,而3天活动以及拍卖让很多人有了这是一场秀还是拍卖的疑问。收藏家朱绍良认为,这次就是要做一个首场秀,这很正常。
对于佳士得此次的表现,朱绍良觉得他们已经做好在内地长期奋战的准备,而不在乎一时的得失,通过佣金是不够支付此次运营成本的,意义远大于形式。
更多人将此次上拍的西方艺术品当成一次佳士得对内地市场的试水。华辰拍卖做过两年的西方艺术品拍卖,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认为,这种试探不是一定有必要的,因为内地很多买家已经在国外买过西方艺术品了。
对于这次西方艺术品比较多的情况,上海泓盛拍卖董事长赵涌认为,欧美看到中国的发展,所以很希望将作品销售到中国。国际市场将西方艺术品带到亚洲最早的输出地是日本,但之后出现买入后难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情况。赵涌分析,中国是否会吸取前车之鉴,谁也不好说,但是文化交流是好现象,在西方走进来的同时,中国文化也要走出去。
佳士得入沪是否水土不服
文化差异是佳士得硬伤
从佳士得上海本次拍卖来看,拍卖方式以及展览的呈现方式都很西化,在佳士得上海提供给买家的图录中,安迪·沃霍尔则采用了香港的翻译方式,翻译成了安迪·沃荷。拍卖业多名人士认为,是否水土不服要看佳士得是否能够更多地从中国文化氛围出发。
赵涌认为,苏富比和佳士得都有很多成熟的拍卖经验,但是进入内地,文化上的差异需要相当长时间上的了解和融合才行。“此前包括永乐在内的模式也受到一些质疑,而其根本原因也是在文化差异上,佳士得将香港的方式放到内地市场未必可行。文化差异是佳士得的硬伤。”赵涌说。
苏富比(北京)聘请温桂华出任总裁,并且在北京的拍卖采用内地熟悉的方式,让内地买家更有亲切感。从佳士得全球发展的脚步来看,日本、新加坡等市场进入后退出,甘学军认为这也是与水土不服有关系。“地气应该从文化上接,同时要有熟悉本土的人来主持工作。”甘学军分析,这也是苏富比(北京)对于内地买家更有亲和力的原因之一。
对内地拍卖行是否造成影响
外资进入内地是把双刃剑
自外资拍卖行进入内地后,开始有是否狼来了的疑问。对此,赵涌认为这是双刃剑,不能割裂来看。
赵涌认为,佳士得到上海,上海作为拍卖重镇的地位越来越被认可,在获得国际关注的同时也带来国际客户,这是好事。甘学军也认为,苏富比和佳士得进入内地并没有威胁内地市场,内地拍卖行可以更近距离地向他们学习。“中国艺术品市场是我们自己的,应该有这方面的自信。”甘学军说。
赵涌所说的双刃剑另外一面则是对货源的争夺。因为外资拍卖企业依然不能拍卖文物,赵涌认为征集上的竞争还是有限。“当代、红酒、珠宝等在内地市场份额不到10%,竞争还是有限的。”赵涌说。
收藏家朱绍良分析,竞争主要在书画方面,即便放开文物拍卖,苏富比和佳士得在古代书画上的专业性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上不如国内。作为藏家,朱绍良最容易感受到各公司客户服务的不同,他觉得如果内地公司仅凭现在的状况是很难和国际公司抗衡的,展览、客户服务等多方面都需继续提升。
自贸区挂牌是否对佳士得利好
货品自由进出关是主要优势
佳士得上海宣布成立后,自贸区是否对它形成利好就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热点,此前称落户外高桥保税区的佳士得可能拍卖文物的审议也被否决。佳士得国际首席执行官马文斐多次表示,将依据中国法律合法经营。至今,自贸区已经挂牌,而这对于佳士得是否利好,业内分析目前来看仅对货品进出关有利。
佳士得此次如何将西方艺术品带到上海不得而知,但是赵涌分析,这可能也与自贸区有关,但是自贸区的细则并未出齐,所以无法对是否对佳士得上海有利做定论。“自贸区对文化企业的好处是,商品可以自由进出,现在来看,所有在自贸区内的企业都适用,国外的东西带到中国来只有运输成本,时间成本和其他成本是可以节省的,这是对佳士得上海的优势。”
对于自贸区内可能提供给企业的税收优惠,甘学军觉得这不是佳士得上海的优势,因为很多注册在园区的企业也可以享受优惠政策,但是依靠优惠政策是发展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