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为了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佳士得[微博]苏富比[微博]等国际拍卖巨头打着“曲线救国”的旗号,慢慢渗入中国艺术市场。进军中国,是佳士得多年前既定的目标。早在1994年,佳士得便在上海设立办事处,成为第一家在内地设立代表处的国际拍卖公司;1996年佳士得建立北京代表处;2005年佳士得与北京永乐合作,以授权使用品牌的方式“曲线救国”。2013年4月佳士得正式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获得独立运营牌照的国际艺术品拍卖行,北京永乐国际拍卖[微博]有限公司即将功成身退,标志着佳士得“曲线救国”的战略计划完美收官,佳士得9月在上海成功举行首场拍卖使得外资拍行抢占中国内地的计划名至实归。
苏富比也不落于佳士得之后。1994年苏富比在上海设立代表处,1995年开始在内地举行拍卖预展,2007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2012年9月苏富比集团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旗下的北京歌华美术公司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合资成立了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苏富比得以曲线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并举办了首场具有象征意义的拍卖。
正如佳士得国际首席执行官马文斐(Steven P。 Murphy)所说:“就算没有拍卖文物的权利,我们也要到中国来举行拍卖。虽然现在没有开放,也不能阻碍我们进军中国的脚步。”
外资拍行入驻有利于本土拍行学习和借鉴
对于外资拍行进入中国对大陆拍卖行有何意义,北京匡时[微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晓冬认为在管理和运营方面,有助于大陆拍行向国际拍卖行借鉴和学习。毕竟佳士得和苏富比这些国际老牌拍行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了长时期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谢晓冬称,佳士得苏富比等外资拍行在运营、宣传、营销、品牌打造、客户服务、客户开发、公司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有很多值得大陆拍卖行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随着国际老牌拍卖行在大陆业务的开展,对于推动拍卖行业在治理管理等方面的进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前国内外拍行竞争还不明显
在北京大学研究院彭中天看来,佳士得、苏富比进军中国内地对于中国内地拍卖行业的会有一定的冲击,但目前看来冲击不会太大。因为古董、古画和近现代书画是中国内地拍行拍卖的重头戏,所以目前在拍品设置上内地拍行和外资拍行还未有冲突。当然更重要的内地拍行多年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的经营,已经积累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内地拍行也更为了解中国藏家们的投资收藏取向,在拍品的设置上更符合他们的口味。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微博]表示,即便允许佳士得拍卖文物,也不会对国内的拍卖行带来太大的冲击。国内拍卖行并不都惧怕外资拍卖行获得文物拍卖权。他有他的优势,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如果单纯从拍卖中国文物艺术品方面来讲,中国的几家大拍卖公司,无论是文化自觉还是专业化程度,都毫不逊色于老牌的国际拍卖行。特别是在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这些板块,国内拍卖行所征集到的拍品质量往往更高。
有利于促进中国文物艺术品回流
《文物保护法》之所以最终在自贸区内没有放松,禁止外资拍卖公司拍卖文物,是担心由此而导致中国的文物大量外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业内专家认为如今国内文物的拍卖价格已经基本赶超国际市场。在此情况下,未来若允许两大国际拍卖行在内地拍卖文物,更加有利于中国的文物从世界的各个角落回流至内地。同时如果外资拍卖公司直接把海外的珍贵文物引入中国内地,将节省许多中间环节,有利于加快文物回流的进程,促进海外文物回流。
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这些外资拍行在中国业务的逐步拓展与深入,本土拍行与外资拍行之间的竞争只会日趋激烈。出于文物保护和文化保护的考量,2013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文物保护法》在上海自由贸易区继续实施,外资拍卖企业仍止步于中国内地文物拍卖,目前来看两类拍行是在不对等的条件下各自开展业务的。但已对外资拍卖公司进驻内地市场有所开放,文物拍卖的放开似乎也只是时间和条件的问题。外资拍行进入中国内地,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又存在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