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讯 佳士得将于2013年11月27日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秋拍期间,推出“缤采御瓷:美国精粹收藏珍品”专场。此次拍卖的14件御瓷烧造于明初至清中叶,均为明清单色瓷及斗彩、粉彩及矾红彩器菁华,总估价逾5,500万港元/ 700万美元。
印六字篆书款的清乾隆苹果绿釉凸雕苍龙教子灯笼尊拍品之中,最为瞩目的是一件印六字篆书款的清乾隆苹果绿釉凸雕苍龙教子灯笼尊(拍卖编号3265,拍品编号3207,估价:18,000,000-25,000,000港元/2,400,000-3,200,000美元)。此尊除了器形敦硕,装饰手法亦独具匠心,环绕器身的五爪龙纹更是威猛生动,使人肃然起敬。本拍品浮雕的五爪龙纹,常用于象征天子威仪、皇权至尊。
值得一提的是,此器雕工精湛。雕琢者妙用浅浮雕来营造多重构图,除了层次分明,器上各纹饰也交相辉映,手法浑然天成,龙纹亦栩栩如生。纹饰刀法利落,细节绝不苟率。尊身素胎上满挂绿釉,色泽深沉含蓄,观之美不胜收,且进一步彰显了优美流畅的器形。这一特点在精雕细琢的龙身尤为明显,只见其鳞片细部一丝不苟、纤毫毕现,使得环绕瓶身的苍龙教子图更显得活灵活现、庄严气派。
明永乐甜白釉暗花榴开百子玉壶春瓶拍品中的明永乐甜白釉暗花榴开百子玉壶春瓶 (拍卖编号3265,拍品编号3211,估价: 8,000,000-12,000,000港元 /1,100,000-1,500,000美元) 也是亮点之一。永乐时期的白瓷工艺渐臻成熟,当时的作品除了胎质莹白致密,釉色更如凝脂积雪,故有“甜白”之誉。永乐朝的玉壶春瓶以造型优雅见称,被奉为同类器物的圭臬之作,本拍品器形秀美、规整和谐,堪称玉壶春瓶中的绝色。
永乐白瓷工艺炉火纯青,极可能是因为皇帝对白瓷情有独钟。据载,西域回回国王曾于永乐四年进贡一件玉盌,永乐帝虽赐以赏金,但却奉还原盌,并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磁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故玉盌无用武之地。本拍品釉色莹白,并饰以花果累累的折枝石榴,寓意吉祥,对永乐皇帝而言,自是爱不释手。熟透的石榴籽实外露,喻“榴开百籽”或“千子同膜”,寄托了多子多福的愿望。
书六字楷书款的清康熙青花釉里红折枝花卉纹水盂此外,书六字楷书款的清康熙青花釉里红折枝花卉纹水盂 (拍卖编号3265,拍品编号3206,估价: 7,500,000-9,500,000港元 / 970,000-1,200,000美元) 亦是点睛之作。康熙皇帝对陶瓷工艺深感兴趣,登基后锐意振兴景德镇官窑的制作。时至公元1670年代,陶工不但掌握好铜红釉的呈色技术,更能以细致的笔触表现纹饰,线条清晰,颜色深刻,本尊就是一例。值得一提的是,烧造釉里红器极为艰难,窑内的温度、气氛及空气流动皆须拿捏得丝毫不差,而着色所用的铜料亦须精心调配。本拍品最突出的是其细致生动的花卉图案,所用铜红料发色艳丽纯正,乍眼看来,颇具豇豆红釉的神韵。
清乾隆斗彩万福连连折沿盆清乾隆斗彩万福连连折沿盆亦属难得一见的珍品(拍卖编号3265,拍品编号3214,估价: 3,800,000-5,500,000港元/500,000-710,000美元)。雍正时期,斗彩瓷器开始结合使用珐琅彩料,其色彩无论是呈透明、半透明或失透状态,发色皆娇艳亮丽,与纹饰的青花轮廓线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色彩和质感亦层次分明,装饰效果独树一帜。乾隆年间,斗彩瓷的制作进入了全盛时期,各类精美纤巧的图案应运而生,对画工和画珐琅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于当时工艺水平之高和审美情趣之雅,本拍品作了最佳的诠释。此器先用青花细笔勾画工整繁缛的构图,再一丝不苟地填画各色粉彩,最后用金彩点画细部,这在当时的斗彩工艺仍属创新,给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的画面平添了一抺华贵优美的气息。在已发表作品中,此作应属孤品。
书六字篆书款的清道光矾红彩龙凤呈祥盖罐拍品中尚有一对书六字篆书款的清道光矾红彩龙凤呈祥盖罐 (拍卖编号3265,拍品编号3213,估价: 4,000,000-6,000,000港元/ 520,000-770,000美元)。此作的矾红彩纹饰深浅不一,若干细节用描金点画,观之富丽多姿,极具画龙点睛之效。更难能可贵的是,本拍品保存了原装罐盖,且同样饰以龙凤纹。这类龙凤纹被视为帝后的化身,龙凤呈祥则喻意宫室和谐。由此看来,这对精美的盖罐很可能是为庆贺皇家大婚而烧造的宫廷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