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斯嘉
对拍卖业而言,自贸试验区将为其带来什么机遇,并给上海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何种促进,是业者思考的问题。上海泓盛拍卖董事长赵涌就此接受了《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的采访。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下简称“艺术评论”):你如何看待上海自贸区举行首场拍卖的意义?自贸区的建设,对上海或者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什么影响因素?
赵涌:自贸区进行艺术品拍卖,推动文化产业项目是一个战略。目前,自贸区在法律和政策层面都在摸索过程中,执行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改革比法规层面走得更远,因为后者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进行的改革,政府、企业、行业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
自贸区的首次拍卖主要显示象征意义。在自贸区的先行先试中,文化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同样会面临很大的突破压力。从目前进展来看,相关部委会给自贸区一些特殊文件,这些文件和执行层面上的突破,会超越现有的法律框架,这样使自贸区的运行相对容易一些。
作为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企业,我们关注自贸区将给我们什么机遇,以及给上海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何种促进。就上海而言,无疑要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很多境内外的交流,但这方面的法规条例已经显得很陈旧。对于今后文化领域的开放,我们希望自贸区能给国际、国内文化机构提供同等的机会。自贸区可以为外国文化艺术品机构进入中国提供机遇,同样可以为国内文化艺术品企业迈出国门创造条件,后者对国家和整个产业的意义,比前者更大。在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时候,自贸区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增加国内企业迈出去可操作的空间。
要让一个桌子稳定,只需要三条腿。那么,让文化艺术品产业做好,也需要“三条腿”,就是产业本身的稳定。自贸区的实践,是伸出的“第四条腿”。目前的状况是,对“三条腿”的支持远远不够。只有在产业本身稳定的前提下,加入自贸区的第四条腿才更有意义。
艺术评论:你认为,在培育文化产业方面,“三条腿”缺在哪些方面,需要如何提升?
赵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要落实。北京对文化产业有政策和资金支持。目前国内对文化产业进出口没有特别优惠,而很多国外文化性质的产品是免税的。长期以来,文化产业的企业被当作生产型企业来看待,但其实,文化产业有很大的集聚效应,可以带动周边的金融、贸易、高端服务业。如果文化企业被作为生产型企业来看待,给予同样的政策,会缩小文化企业的影响力。
还有人才方面的问题。现在拍卖企业需要文博专家,文博专家从何而来?往往从国营的博物馆、文物商店里来,难道私营企业里出不了人才?纵观当前状态,合资、私营企业里培养的文博人才并不逊色于国营企业。但政策的限制,使得拍卖公司必须花很大成本聘用国企专家,但实际效用并不大,这是很不公平的。
从很多方面看,目前宏观上对上海本土拍卖业的扶持是不够的,“三条腿”的稳定问题亟须改善,如果这些矛盾不解决,行业本身有短腿,自贸区的“第四条腿”伸得再长,也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希望有关方面能切实地给本地企业走向国际提供平台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