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北京四季酒店,北京保利2013秋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上,齐白石《牡丹》最终以480万落槌。此前估价为450万-650万,尺寸152×49cm。
齐白石(1864-1957) 牡丹
立轴 设色纸本
1954年作
题识:巴基斯坦代办韩先生雅正。九十四岁白石老人。
钤印:白石、悔乌堂
著录:1.《散珍集成—齐白石卷》第19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2.《麒麟画院藏品》,第5页,北京工业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说明:上款人为巴基斯坦驻中国代办。新中国成立后,国际社会很多国家对我国怀有敌意,巴基斯坦则向我国伸出友谊之手,五十年代初期即在北京设立代办处。为祝愿中巴两国人民友谊万古长存,周恩来总理请白石老人创作此图,作为国礼赠送巴基斯坦驻中国代办韩先生。
莫羡牡丹称富贵,都输梨橘有余甘。
——齐白石《咏牡丹》
赢得世人呼富贵,无羞幸不见梅花。
——齐白石题牡丹
不须雨露怜花,笔补造华浓华,
愿作徐黄走狗,无闲夸说姚家。
——齐白石题牡丹
此幅作於1954年,上款人为巴基斯坦驻中国代办。新中国成立後,国际社会很多国家对中国怀有敌意,巴基斯坦则向中国伸出友谊之手,20世纪50年代初期即在北京设立代办处。为祝愿中巴两国人民友谊万古长存,周恩来总理请白石老人创作此图,作为国礼赠送巴基斯坦驻中国代办韩先生。
这幅牡丹作於白石94岁时,齐白石晚年画牡丹很多,但他在90岁以後,体力、精力逐衰,作品不再像以前那么精致,那么神采奕奕,但笔墨更加纵逸,别有一种自由、天真而老辣的意味,有时反而更加耐看,此幅牡丹即一例:花形已有些松散,勾勒叶子的笔线似乎连在了一起,没骨画的枝梗和花苞也有些稚拙,总之不像40年代的画那么有精、气、神了,但笔墨之间那种大朴不雕、松静自然的意态,却是以前作品中所没有的,如果把画面与右侧的一行工整、苍劲、朴厚、浑融的款题书法统一起来看,则更有馀味可品。
—郎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