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栋巷
随着北京保利、北京匡时、香港佳士得拍卖行的2013年秋季艺术品相继落槌,秋拍市场渐入尾声。亿元天价的再次出现,使得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不差钱”行情。然而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在目前的市场中要想赚钱并非易事。
成交重现辉煌时代
这两天,已经结束的拍卖行纷纷发了成交邮件,绝大多数的成交情况大大超过了事前的预期。北京保利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总成交额达到了28.7亿元,同比增长两成多,环比也有所增长,并连续第11次在国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中列成交额榜首,并帮助保利拍卖以78.8亿元的全年总成交额,成功实现全球年度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四连冠。整场拍卖共有1件作品成交价超过亿元,36件作品过千万元。其中,黄胄《欢腾的草原》1.288亿元成交,大幅刷新黄胄作品个人拍卖纪录,位列今年全球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榜首,并成为国内秋拍唯一的过亿元拍品。
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以19.9亿元圆满收槌,其中过千万元的拍品有24件,过500万元的拍品有79件,并出现了10个白手套专场。“澄道”——中国书画夜场不负众望以4.15亿元的成交额成为本次秋拍的一大亮点,北宋刻本《礼部韵略》经二十余轮激烈的竞价后以2990万元成交,黄胄《巡逻图》拍出了4542.5万元的成绩。这个成交情况环比增长了五成多,而同比更是达到了一倍。
而在稍早一些时候举行的香港佳士得2013年秋拍中,总成交超过了38亿港元,环比增长近两成,同比增长超过五成。“亚洲与二十世纪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以9.34亿港元成交,成交香港佳士得史上最高成交额的夜场。“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书画”秋季拍卖共取得9.1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其中古代书画成交1.5亿港元,成交率为92%。曾梵志的《协和医院系列之三》再次突破亿元天价。
从总成交金额来看,各大拍卖行纷纷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具体分析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这与他们在秋拍中的巨大投入是分不开的。以北京保利为例,今年秋拍共设了33个专场,3591件拍品成交了2533件,成交率为70.54%,平均单件拍品的成交金额为78万元。今年春拍的时候,只有20个专场,总共2925件拍品,成交价了1975件,成交率为67.52%,平均单件拍品的成交金额为66.84万元。去年秋拍的专场数为18个,总共2268件拍品,成交了1555件,成交率为68.56%,平均单件拍品的成交金额为60.69万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拍卖行加大了精品的征集力度之后,使得今秋拍卖行情被全面带动起来。
精品力作“不差钱”
综观今年秋拍,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许多重量级藏品从背后走向了台前。以往不愿意露面的藏家,在竞拍到精品后不久,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来透露自己的身份。就在黄胄的《欢腾的草原》以1.288亿元成交之后,神秘买家就浮出了水面——许健康掌舵的厦门宝龙集团。据透露,宝龙集团未来计划在上海开设一个私人美术馆,而这张作为国礼送给美国传奇富豪哈默,记录一段珍贵历史的黄胄最珍贵的力作将作为他们的镇馆之宝向公众展出。
在苏富比北京拍卖会上,以8986万元拍下赵无极《抽象》的山西藏家张小军,在今年秋拍中也有斩获,经过深思熟虑在北京保利推出的《1997.1》第二次拍卖时果断地举起号牌,以2875万元成功将这一作品揽入囊中。而2007年,俏江南的老板张兰、现大S的婆婆,就曾花了1030万元,买下了方力钧的《1997.1》。
相比新藏家的“高调”出击,资深藏家则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的微博以及好友的微博,来展示他们的收获。就拿资深藏家刘益谦和王薇夫妇来说,在今年秋拍中也有不错的“收成”。在北京保利的秋拍中,宋代马远的两幅画作《松崖观瀑图》和《高士携鹤图》不负众望,两件作品成交额达6555万元,成为本季全球中国古代书画拍卖成交额榜首,两件画作均被刘益谦收入囊中,刘益谦还拿下了乾隆帝《御临唐寅-文徵明兰亭书画合璧》,成交价为5462.5万元。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北京匡时秋拍中,4542.5万元成交的黄胄《巡逻图》以及1069.5万元成交的虚谷《花卉蔬果册》买家也为刘益谦。至于王薇此次的收获也颇丰,在香港佳士得的夜场中就拿下了常玉的《红衣女子》(5052万港元)和罗中立的《春蚕》(4940万港元)。特别是罗中立的《春蚕》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件重量级作品,也符合了王薇一贯的收藏理念。
至于其他曾经叱咤风云的资深藏家,在今年秋拍中也纷纷慷慨出手,唐炬在北京保利秋拍中成功竞得刘溢《闹洞房》和陈逸飞《高原藏人》,在北京匡时秋拍竞得申玲的《围着火炉画素描》,这些作品基本上都代表了画家所处那个时代的代表作,也符合唐炬一贯的收藏风格。
市场分化日趋明显
从此次秋拍的趋势来看,目前市场追捧的书画明显已经分为两大“阵营”,一类主要是以其知名度为主,就像黄胄的《欢腾的草原》、马远的《松崖观瀑图》和《高士携鹤图》,这类画作本身就是画家的代表作,加上拍卖行之前的大规模宣传,使得其知名度大大提升,其附加值远远超过了作品本身,作为藏家来说,购买这些作品与其说是看重其绘画价值,还不如说是市场影响力。 另外一类则是在拍卖市场上沉寂多年的精品,由于过去没有被重视,当其重新出现在市场,立刻会引起藏家对于其市场价格的重新定位,像今年北京匡时秋拍“云起山房”藏近现代书画专场的封面作品——张大千在1946年创作的《凉月芙渠》镜心,估价150万至180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230万元,而这件来自于美术史家和书画鉴藏家陆丹林的作品,在2008年上海的拍卖市场上,成交价只有88000元。在北京保利秋拍中,齐白石在1937年创作,并赠送给李宗仁的《花实各三千年》立轴,成交价为3450万元,而这件作品在2002年朵云轩的春拍中成交价为70.4万元。
当然,在行情走好的同时,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想象不到的跌价情况,这也显示曾经的泡沫正在逐步地破灭,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北京保利秋拍《天马无疆—悲鸿神骏专场》专场中,1943年创作的《五骏图》立轴以2530万元成交,这件作品在2010年秋拍时的成交价达到了2912万元,而到了2011年秋拍中更是以4600万元成交,此次的这个价格应该是挤掉泡沫之后的市场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