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正201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及拍卖定于5月16日—5月18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二层宴会厅隆重举槌。随着拍卖会的临近,北京东正精品展厦门站即将于本月25日至27日在厦门思明区湖滨中路随安古美术馆举行,欢迎各界文物艺术品爱好者前来赏玩品鉴。
本次春拍瓷杂部分一如既往,分为“皇家长物——宫廷艺术品专场”及“中国古董珍玩专场”。其中宫廷瓷器以明代历朝为脉络,永宣青花瓷为主角,成化青花矾红五龙碗为点睛明珠,清晰展现明代宫廷御瓷风貌;清代则以雍乾两朝皇家单色釉瓷为魁首,雍正粉彩玉兰花蝶小碗、雍正珐琅彩祭红釉梅花杯鼎力相衬,力求再现清宫廷艺术高峰。广受好评的“小有洞天——重要鼻烟壶专场”也将再次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本次2014年春拍首推的“怀抱古今——中国书画专场”在作品质量上精益求精,中国古代、现当代书画名家,跨越历史长河,同场竞技,将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作品融为一体,其中此次书画专场,有众多深得市场欢迎的来源有序的同一上款、同一藏家精品及特色专题等;“真如妙谛——佛像专场”则向海外收藏家展现了元明清时期的佛教雕塑、唐卡、法器等文物80余件,使神秘莫测的佛教文化直指人心。
本次拍品多来自世界各地收藏世家,尤为珍贵的是收到一批来自日本山中商会秘藏百年的单色釉器物!而首次亮相的中国书画专场更是得到广大藏家的鼎力支持,张大千、启功、史国良等一线名家多幅作品均有出版,而于非闇晚年重量级作品更是藏家直接得自作者本人!
清乾隆御窑天蓝釉双龙耳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H:31.8cm瓶盘口,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胫处渐收。颈上突起5道弦纹。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高耸直立,龙头探进瓶口衔住口沿。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通体施天蓝釉,釉色沉穆深杳,宛若广袤深邃之天穹,又如百川可纳之汪洋,真可谓“天蓝蓝,海天一色”。
康、雍二帝,好古慕雅。至乾隆时,仿古瓷器之盛行旷古未有。所摹名品上至唐宋,下达朱明,仿古之精后世难及。因摹而后造,因后造而融新,将今之美釉饰于千年古器之上,堪称天作之合,圣人雅趣。乾隆御窑几乎神功鬼斧,穷极所能。此珍罕之双龙尊正是慕古融新的竭力之作。瓶式源于唐朝传瓶,端庄典雅,三彩、邢白皆有巨制,堪称妙品。乾隆朝又赋之以新装,虽品格雍容,雍乾独有,亦可昭显盛唐气韵。
天蓝一色,栽化于宋柴、汝,有“雨过天青”之说,宋人孝天敬地,文品殊绝,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以天青为至尊至贵之色。至柴、汝之后,绝于世间,后经五百载,未遇盛世,则此色不复出矣。康熙末年,天蓝复现,乃政治清明、盛世再现之征兆,嘉庆之后,天蓝一色又罕矣。故而雍、乾两朝,出现唐韵神品——天蓝双龙尊,亦非偶然。
本品来源清晰,传承有序。最早由山中商会购于中国,并展览于1934年“东京山中商会春季展销会”中,由日本藏家购得后便深藏家中,备受珍爱,秘不示人,历经近一个世纪从未在公私收藏著录中露面。根据相关文献记录,1934年“东京山中商会展销会”中展销的绝大部分瓷器为当时恭王府、庆王府旧藏。在恭王府的史料研究中记录:1912年,小恭王溥伟因急需复辟活动经费,将恭王府除书画之外的昔日珍藏全部卖给了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山中定次郎很快归国在关东、关西举行了展销会,并于1913年远赴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组织了两场恭亲王藏品拍卖会,这些销售行动在业内取得巨大成功,并使山中商会一跃成为世界级的大古董商。此后,山中商会在日本每年都举行春秋两季的中国艺术品展销会。由于贩卖中国古文物的巨大成功,庆王府亦委托其售卖府内珍藏,并促成了在1934年声势规模最大的展销会“东京山中商会春季展销会”。据藏家介绍,本品正购于此次展销会中,查阅当时出版的展销会图录《日本古陶瓷支那古美术展览会》,亦能找到本品著录。
本品无论器形还是釉色均属上品,充分表现了清代瓷器仿古艺术的神髓。在相同样式双龙耳瓶中,可见青花、豆青等釉色品种,虽亦妍美绮丽,终不如天蓝釉者情质清雅,品格高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带雍正款、大小相仿的青花双龙尊,见2000年香港出版之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下》图版94(图二);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一件带雍正款但较大的青花双龙尊;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一件施天蓝釉雍正款者。传世品中另著录了两件雍正茶叶末釉的,分别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和私人之手。一件雍正豆青釉双龙尊于2004年11月1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出,拍品872号,创造当时清代单色釉瓷拍卖天价。另一件同为日本来源尺寸相若的清乾隆青花双龙尊于2009年5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售出,该瓶为当时封面作品,其出售过程曾轰动业内。
14th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尺寸:28cm 展览信息:2011 J.LIFE 金茂时尚生活中心艺术鉴赏周 — 元明清 金铜佛像特展 参阅:美国NORTON SIMON MUSEUM 馆藏 释迦摩尼佛像尼泊尔造像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它在吸收古代印度造像艺术手法和风格基础上,不断融进本民族不同时代审美观和雕刻技艺,形成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本场拍卖的封面作品即为一尊十四世纪的尼泊尔风格的释迦牟尼佛像。
诞生、成道、转法轮、涅 四相为释迦牟尼佛造像的典型样态,此成道相最常见。佛陀具体形象经由“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等基于宗教理念与审美传统的规范和美化,标志着佛教由兴盛的“正法时代”步入“像法时代”衰微趋向的开端,而从人文的角度,它却奏响了人类艺术史上至为辉煌的乐章。正如此像,它遵循了古印度的造像模式,即佛像须具备的“相好”标准:波罗式的仪容与发髻;顶有肉髻;宝珠顶严;额广平正;眉间凸现毫相;眉如初月;双目广长;鼻高不现孔;大耳垂肩等等。特别是面部神态,慈祥大睿,体现出智善合一的佛性及不同凡俗的庄严。其身着袒右式袈裟,仅在衣缘錾刻边际线,其间镌刻芥子纹。这种纹饰在尼泊尔风格造像上常出现,可能与当时人们视芥子为具有神奇力量之物有关。左手平置右足上,结“禅定印”;右手垂放右膝,指尖向下,结“触地印”,也称“降魔印”,自然下垂的手臂,给人以生动柔美的艺术美感。坐姿为右腿在外、左腿在内的全跏趺式,称“降伏坐”或“降魔坐”。这是“释迦八相”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造型,概括了35岁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降魔与成道两个情节。《造像量度经》更以此姿态作为一切佛像的模式样本。
整像合金红铜铸造,比例匀称,权衡合度,姿态优美,给人既庄严神圣又轻柔华美的艺术感受,观想其妙相于功德,不禁心生欢喜,由衷赞叹。
于非闇《红杏枝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 纸本立轴 1955年作 款 识: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九五五年七月试作非闇。 钤 印:老非 尺寸:83×111 cm 备 注:1、于非闇自题签条。 2、文革退赔(包首附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签条、相关贴纸及编号等)。 3、作者直接赠予藏家,藏家家属友情提供。1954年国庆,于非闇完成巅峰时期代表作《红杏山鹧》,于1955年3月作为当时的“彩墨画”作品参加中国美协“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北京西郊苏联展览馆文化馆展出(毛泽东亲临观展),1959年编入于非闇最重要的作品集《于非闇工笔花鸟选集》选作扉页,足见于氏对《红杏山鹧》的重视与偏爱。
于非闇博物馆级珍品《红杏枝头春意闹》作于1955年7月,与展会参展代表作《红杏山鹧》如出一辙,创作时期仅隔9月,同作红杏、小鸟、蜜蜂题材,且较《红杏山鹧》花叶更盛,画鸟、画蜂(14只蜜蜂)更多,更为细腻雅致。作品画面繁茂,明快欢悦,题材喜庆,寓意吉祥。且为罕见绢本横幅巨制,原装裱工,画家自题签条。
此作由于非闇本人直接赠与藏家,文革期间被抄,文革后退还藏家家属。裱工包首处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签条、相关编号及文物定级贴纸等。首次露面,为目前市场上罕见之于非闇博物馆级代表作,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