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友
虽然近年一直致力于推荐青年艺术家,但我最初对艺术的兴趣却源于传统书画,年少时常常随家父去李可染、黄胄等老一辈艺术家家中,观摩他们作画,欣赏他们的作品,从家父开始,我们的收藏从未停止,几十年来,已经收藏了李可染、黄胄、周思聪、谢稚柳、程十发、刘旦宅、宋文治、林散之、朱屺瞻、陈逸飞等诸多大师的作品,也有一些收藏心得及感悟。
近年来,书画市场的跟风状况愈演愈烈,张大千的作品拍得好,很多人就以收藏张大千作品为市场导向;齐白石创了纪录,很快齐刷刷的目光又对准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一经过亿,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徐悲鸿、傅抱石的作品……这种跟风收藏的模式其实是艺术品市场的畸形表现,是藏家不成熟的表现。其实,依然有非常多在美术史上有重要贡献却被市场忽略的大师和重要的艺术家,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才是最应该去收藏的。
第一类被忽略的是美术史上已公认但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大师,如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等。这些大师不论是艺术成就还是学术教育方面都有显著的贡献,但被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南黄北齐”在近现代绘画史上闻名遐迩,“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这一说法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而且黄宾虹晚年“黑、密、厚、重”的画风气势磅礴,惊世骇俗,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同样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时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但是当齐白石的作品频频刷新亿元关口之时,黄宾虹的作品价格却羞于与其一较高低,我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黄宾虹的大尺幅的精品一直被“雪藏”,精品不露面,其作品的市场价格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
可喜的是,今年这种尴尬的局面开始有所改善,如中国嘉德春拍大观夜场,黄宾虹近六尺《南高峰小景》现身拍场并最终以6267.5万元成交,而另一幅书法作品《大盂鼎铭文手卷》,是黄宾虹传世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书法手卷,以1725万元成交,是目前其书法作品拍卖的最高价。这些拍卖纪录只是黄宾虹作品价格上扬的前奏,随后的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和上海嘉禾也有黄宾虹的精品,其价位站上千万元以上毫无悬念。
第二类是自民国以来至上世纪80年代的被忽略的大师和重要的艺术家,尤其是70年代至90年代获得过全国美展金奖的老一代艺术家,这也是被市场遗弃的群体。那些年龄已经七八十岁的老艺术家一生汲汲于创作,更值得尊重的是他们的衰年变法,他们的艺术有创造力,创作水准到位,风格拙朴老辣。但几乎从不参与市场的推广,也正因此,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没有任何拍卖和展览记录,缺少价格指标和市场认知度。众所周知,中央美院毕业的学生一幅斗方作品价格一般在几千元,有些甚至高达几万元,而那些被忽略的重要艺术家却几乎不为艺术圈重视。
与其花天价购藏已透支市场未来几年行情的艺术家作品,市场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这些老一代艺术大家的作品上。民国时期书法家如谢无量、胡小石、高二适、王遽常等等。谢无量是民国时期的知名书法家,在书坛独树一帜,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于右任曾说他的书法“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沈尹默也曾赞曰:“无量书法,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也专门记录了吴丈蜀对谢无量的书法赏析内容。因此他的书法绝对是被市场低估的。民国时期书画家以地域板块分析,如海派、江浙派、金陵派、东北画派,等等。海派画家钱瘦铁为中国画会创始人之一。曾和吴昌硕、王冠山被誉为“江南三铁”,其市场价值和同时期的艺术家不可同日而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获得过全国美展金奖的书画家被低估的更是不胜枚举。如王盛烈、贾平西、李魁正、王迎春、聂鸥、王孟奇、王乃壮、李宝瑞、李卉芹等等。其中王迎春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作品《太行铁壁》《黄河在咆哮》就获得全国美展金奖,甚至当时被美术评论界誉为“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她的作品风格已经处于成熟稳定期,但关注度偏低,其他艺术家也一直遭遇同样的待遇。
“收藏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首先,切忌盲目跟风收藏。市场上某些大师价格被大肆宣传,制造新闻热点,也许是庄家出货的时机。跟风的结果,只能是永远慢一拍,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接棒者。其次,忌听多学。股市中股民如果因为听说哪只股票好,轻易进入就往往陷于被套的骗局。艺术品市场同样适应这一原则,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听说”,而是要自己多研究,多看作品,多学习美术史,多研究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最后,挖掘市场上被忽略的“黑马”。投资已经被市场接受并追捧的大师固然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然而这些大师的价位已是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即,挖掘那些在美术上很重要但是被严重低估的艺术家,收藏他们的精品,对资金有限的藏家才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