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徐卓航
除了金融、外贸等方面的创新及试点之外,上海自贸区的另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基地中心,习总书记在此前到访自贸区时也对此进行了视察,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记者上周赴上海自贸区采访时,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大楼里看到,数十层的大楼已经入驻了国内外诸多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企业和单位,而与艺术品收藏拍卖相关的就有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储交易中心、佳士得拍卖(上海)外高桥有限公司等多家。而且对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爱好者来说,自贸区引入的国际拍卖、保税仓储等创新都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保税是最大优势
去年11 月24 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举行了首场拍卖会。总计90 件拍品中有73 件成交,成交比例为79%,成交总额约868 万元人民币。整场的标王是一颗5.51 克拉的黄钻,成交价为70万元。
对于上海自贸区首场拍卖,业内的评价是,象征意义更大。尽管拍品中没有大家更关心的书画、家具、陶瓷乃至文物,但如何在保税状态下组织大型拍 卖,海关该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拍品预展前的报关、清关、运输、仓储、安保,以及在拍卖时如何高效参与其中,拍卖后如何交付藏品以及完成关税及增值税的缴 纳,还是有很强的探索意义。
事实上,按照目前的政策,自贸区内的艺术品拍卖其最大优势就在于“保税”。和国内其他拍卖行相比,自贸区内的所有拍卖都是保税拍卖,只要拍下的艺术品不从自贸区带出来,那么6%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就都能省下。试想,动辄几百上千万元的艺术品交易一下子省去23%的税费,其中的差异无疑是巨大 的。
仓储平台设立
那么,拍下的艺术品不带走该放在哪儿呢?这就涉及到了艺术品在自贸区内的仓储服务了。
今年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文化贸易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上海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1~4 月自贸试验区累计进出境文化产品3.24 亿元,同比增长55.85%。据上海海关介绍,根据文化产品对仓储条件的要求标准,海关积极拓展了保税仓储功能,指导企业设立文化产品专用保税仓库,帮助 企业降低仓储运营成本。目前已建成的专用保税仓库面积达到3000 平方米。与此同时,海关也积极支持企业在保税区内开展文化商品保税展示业务,探索企业提供有效担保后文化产品出区保税展示的监管模式,为高端艺术品展览等 提供到位的监管服务。
而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大楼4楼,一个戒备森严的仓库内,陈逸飞的两幅名作《遗韵依存》、《醉美人》静静地挂在墙上;另一个仓室内,毕加索、梵高等大师名作的珍贵拓本也被仔细收藏。这就是去年自贸区挂牌时就建成的中国首个保税艺术品仓库。
如此一来,在自贸区内参与艺术品拍卖的藏家只需将艺术品放在自贸区的仓储等服务平台内,就可以免去高额的税收,而等待将来艺术品价格上涨后再卖出。这无疑也是自贸区内艺术品投资的一大优势。
外资逐步进入
外资收藏企业的进入也是自贸区今后的一大亮点。其实早在去年9 月,佳士得在沪的首场拍卖就是由自贸区内的上海外高桥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助提供保税仓储、保税拍卖等各方面服务的。常务副总谢洪武告诉记者,公司 将为每一个企业量身定制在自贸区内的服务,包括保税仓储、保税展示、保税交易、进出口代理等全套方案,同时将把国内企业在自贸区内碰到的各种难题向管理层 反映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完善自贸区内的服务。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上海信邦典当行有限公司自贸试验区分公司正式获批设立,这是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唯一获批设立的典当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市政府此前公布的上海自贸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中,典当业并没有列入其中。这就意味着,典当行业也是自贸区内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
另外,放开外资拍卖行在自贸区内拍卖文物艺术品的相关政策预期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原本,内地文物艺术品市场常年受制于“高税收”而无法加快我国文物艺 术品从国外回流的速度,而这也正是一些有实力的拍卖企业出走香港的主要原因。虽然目前政策尚未出台,但“国际大拍卖行到内地经营为内地市场带来国际化的经 营方式,带来遵纪守法、规范和诚信的经营样板,为内地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士”的远景目标是许多业内人士都期望看到的。
期待“龙头效应”
对于自贸区接下来的艺术品拍卖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拍卖研究所所长秦春荣认为“形势良好”,将会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秦春荣指出,随着自贸区内保税政策、艺术品仓储的一步步探索和完善,上海无疑会在香港之后逐步成为一个新的、面向世界范围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同时,引入国外有着久远历史的成熟拍卖公司、拍卖体系也无疑能帮助国内艺术品市场正本清源,更加健康地发展。
“当然,目前相关政策尚未完全落地,自贸区的拍卖政策可能也需要与现有的拍卖法进一步协调。”秦春荣说,“但自贸区的试点总是一步步放开的,有 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相信随着拍卖行、仓储公司、典当行等与艺术品相关企业的逐步进入,自贸区内的艺术品拍卖将很快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