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2015春季拍卖会
上海巡展:6月14日至16日
静安希尔顿酒店二楼大宴会厅(上海静安区华山路250号)
预展:7月1日至3日
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厅(杭州曙光路122号)
拍卖:7月4日至7日
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三楼世贸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西泠春拍——古籍三珍亮相
随着西泠春拍一批古代文献资料逐步亮相,传统的古籍收藏在跨文化研究方向,释放出迷人的价值魅力。从这些珍本中,我们得以感受翁方纲在考量和呈现个体文学感悟的方式上,与西洋文学批评方式截然不同“肌理立说”之魅力;李时珍领先西方一举奠定近代植物分类学说的“析族区类,振纲分目”之妙;以及法国旧藏清宫订制铜版画《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之宏阔精美。
翁方纲《志言集》秘藏民间两百年后惊现
20世纪40年代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将翁方纲“肌理说”与王士稹的“神韵”、沈德潜的“格调”、袁枚的“性灵”并列为清代四大诗说。此部《志言集》便是清乾嘉时期著名学者翁方纲唯一完整的诗学著作的手稿。《志言集》虽被学界公认为诗学主张定型的代表作,然而全稿未经刊行,仅仅序言见刊载,后人虽可据以窥见梗概,但终究不得其详。
《志言集》整册(正集十六卷、续集二卷,212页)在流落东瀛百余年后,复归故土,明确了其创作时间为嘉庆二十年(1815),翁方纲时年八十三岁,今年恰逢撰成两百年。翁方纲主张写作应当有丰富笃实的学问、确切有据的典故、明晰深刻的义理、合乎法度的文词,所以在选诗上也是相当“任性”。根据扉页翁氏亲笔统计,选录诗作1537首,横跨唐至清14家诗人,诗评近九千字,而明诗一律不选,甚至诗仙李白也因其对于初学者难以追摹而未加选录,可见《志言集》怀有非常切实的目的,希望能为初学者指明一条有操作性的学诗的正途。
李时珍在世时主持刊刻的《本草纲目》金陵“祖本”
《本草纲目》“金陵本”为成书后首个刻本,于李时珍在世时主持刊刻,多能体现著者本人原意,图例也均为李时珍及其子所作。全书共五十二卷,西泠春拍此本存四十二卷,保存完好。
本草纲目(祖本)李时珍遍尝百草,三十年成书,在编撰设定上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方法,改变了历代本草采用的上、中、下三品分类,一举奠定了近代植物分类学说,比西方植物学分类鼻祖瑞典人林奈早了100多年。1590年,当时的文人领袖王世贞为《本草纲目》写下了评价极高的序言,金陵书商胡承龙决定出版这部书。1596年《本草纲目》正式出版,世称“金陵版”。同年,神宗皇帝亲批“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1606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后风行世界。此后鼎鼎大名的学者李约瑟在皈依中国文化过程中,都将李时珍的经典巨著《本草纲目》作为研究中国科学发展史的不二指南。2011年,中医科学院藏同为“金陵本”的《本草纲目》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法国旧藏清宫订制铜版画《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
西泠春拍此部《战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西合璧”的战争题材铜版画,法国原装,全套稀存。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郎世宁在内的四位宫廷西洋画师奉御旨绘图,画稿远送法国巴黎,由法兰西皇家艺术学院院长侯爵马里尼(Marigney)亲命著名雕版技师柯升(Cochin)主事,挑选一流雕工、印工以特制“大卢瓦”纸和特种油墨精印两百套,后连同雕版一起运送回京,耗时十五年之久。
法国旧藏清宫订制铜版画《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局部)全套战图共十六幅,纵56cm,横89.5cm,极为宏阔,生动再现了清军平定准格尔部及维吾尔族大小和卓木叛乱的恢弘战争场景,堪称18世纪欧洲铜版画制作之典范,也代表了清代宫廷铜版画的最高水平。乾隆皇帝欲借此图宣示新疆属大清版图的历史实情以及中亚诸部对清廷的归属;法国亦希望藉此博得中国皇帝的赏识,在商业和宗教方面谋求更多利益。因此这套《战图》不仅具有极高在艺术价值,更是18世纪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乾隆三十九年(1774),当全部铜版画镌刻完毕,法国谨循与清廷的协议,除王室与王立图书馆留存部分样本外,其余全部运往中国,故法国所存印本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