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拍卖 >> 拍卖公告 >> 匡时秋拍:建国六十五周年新中国美术作品精选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拍卖 >> 拍卖公告 >> 匡时秋拍:建国六十五周年新中国美术作品精选

匡时秋拍:建国六十五周年新中国美术作品精选

作者:佚名      拍卖公告编辑:admin     
 为山川写照 为时代传神 “建国六十五周年”——新中国美术作品精选 为山川写照 为时代传神 “建国六十五周年”——新中国美术作品精选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画种,从上古时期至今天,一直延绵不断,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尽管在不同时代面貌有异,然而其中一以贯之的精神,从未断绝,如薪火一般,经历代画人之手流传至今日。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从萌芽、生长,至成熟、变迁,其中可讲述的故事太多。20世纪以来,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画,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更迭变幻的政治思想之裹挟,将何去何从,时刻牵动着中国文化精英们的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画改造运动,是中国画历史发展长河中极为浓重的一笔,对今日的中国画坛影响深远。俯今追昔,这一运动已过去近50年。回顾并反思这一运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以及处于那个时代中的画坛精英,在面对文化危机与政坛变幻时的所思所感、所作所为。

  国画改造运动的兴起,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文艺上的主导地位有关。毛泽东针对建设新中国的文艺,提出了“改造旧文艺”这一命题。作为“旧文艺”之一的中国画,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亦面临着从原先为文化精英服务到为工农兵服务、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功能转换问题。美术界因此提出了中国画改造的命题,并从创作理念和具体实践两方面对传统中国画加以改造。这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画改造运动,对此后二三十年间的中国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究竟应该如何改造中国画?成为了摆在当时画家面前的难题。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课题,并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经验。于是画家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明确这一运动中画家们思考的结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绘画作品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现撷取这一运动中几位代表画家的代表作品进行简要分析。

傅抱石(1904-1965) 韶山诗意 纸本立轴 1964年作傅抱石(1904-1965) 韶山诗意 纸本立轴 1964年作

  Lot 1147‘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傅抱石(1904-1965)

  韶山诗意

  纸本立轴 1964年作

  展览:

  1.“傅抱石百年大展”,台北国父纪念馆,2004年12月15日-2005年3月28日。

  2.“河山万里—金陵画派重要作品展”, 2010年5月5日-12日。

  3.“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展”, 2 0 1 0年11月3日-11月8日。

  出版:

  1.

  《傅抱石的世界》P436-437,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

  2.

  《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集》P104,2010年。

  3.

  《新金陵与海上名家精品集》P3,2010年。

  著录:

  1.《傅抱石年谱》P30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傅抱石艺术研究》P134,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年。

  3.《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毛泽东诗意画创作》P77,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4.《傅抱石年谱》P467,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

  69×92cm

  约5.7平尺

  估价待询

  傅抱石无疑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画家,以其“毛泽东诗意山水”系列闻名大江南北,他这一主题性创作从6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80年代。而以“韶山”为表现对象的系列山水作品,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韶山诗意》,是1964年8月-9月期间,傅抱石为庆祝即将到来的十五周年国庆而作。韶山有着许多与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相关的遗迹,尤其是以毛泽东故居为中心的自然景观,诸如毛泽东少年时游泳过的池塘、劳动过的水田、读书处和毛震公祠等。那么在表现这一与伟大领袖息息相关的山水时,传统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聊以写胸中逸气”等创作观念,尽管还在发挥作用,却不能仅限于此了。

  如同万新华指出的那样:“用山水形式描绘韶山,不同于一般的表现自我或抒写胸中逸气的山水画。韶山因为所连带的革命历史的背景,除了绿水、青山、云雾等自然内容,还有作为领袖故里图像的一些基本要求,尽管这种要求没有明文规定,却有着基于崇敬心态的革命现实主义或革命浪漫主义的品评标准,如果用以往的笔墨不能达到时代的要求。”

  因此,傅抱石在处理画面时,格外注重了传统中国画中并不那么重视的写生的作用,除了保留传统山水画的趣味外,着力突出实景感,并努力传达给观者“新”的面貌。这“新”,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通过画面元素营造出韶山景光之新,如崭新的房舍、整齐的田地、飘扬的红旗等,二是传达出有别于古典山水画静谧荒寒气象之新。从活泼生动的画面中,明显可以感受到画家对于创作转换思路,以及为使表现对象与主题相契合而作的种种努力。

 陆俨少(1909-1993) 大井新貌 纸本镜心 1977年作 陆俨少(1909-1993) 大井新貌 纸本镜心 1977年作

  Lot 1145‘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陆俨少(1909-1993)

  大井新貌

  纸本镜心 1977年作

  展览:“隆重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江西省展览馆,1977年11月。

  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陆俨少》P36、P37,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溥佺(1913-1991) 茨坪新貌 纸本镜心 1976年作 溥佺(1913-1991) 茨坪新貌 纸本镜心 1976年作

  Lot 1146‘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溥佺(1913-1991)

  茨坪新貌

  纸本镜心

  1976年作

  出版:《艺海名家书画精选》P296,西

  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

  备注:

  1.此作品为溥佺先生应人民大会堂之邀所作的作品之一。

  2.附1976年天津杨柳青印行《井岗山茨坪新貌》宣传画。

  98×140cm

  约12.3平尺

  RMB: 750,000-800,000

  与傅抱石《韶山诗意》相似,陆俨少的《大井新貌》和傅佺的《茨坪新貌》同样描绘了革命圣地旧貌换新颜的景观。从画面的经营布置上看,三作亦采用了相似的处理手法:不但描绘物象相似,都是群峰环抱的山间景色;视角亦相似,皆为全景式的俯瞰视角,这无疑暗合了领袖的视角与趣味。不同的是,陆俨少、傅佺二人画作中人工元素的成分更多,气象上远离古典山水画更远,对笔墨趣味的强调更少,尤其是对标语、红旗等视觉元素的着重刻画,具有浓重的时代气息,相较之下,傅抱石一作反而尽显传统味了。究其原因,这无疑是由于时隔十年,经历了“文革”红光亮趣味洗礼所致。《茨坪新貌》一作作于1976年,《大井新貌》一作作于1977年,与傅抱石的《韶山诗意》相隔已有十多年之久,从中亦可见作为中国画重要画科的山水画于此十年间的变化。格外值得一提的是,傅佺出身满清皇族,从教育背景、师承诸来看,皆为传统型文人画家,而他这幅作品所展示的风貌,可谓洗尽一身古味与文气,与同时代其他画家无异。可知当时画坛趣味统一之程度,及“中国画改造”运动之力度与广度。

 Lot 1142‘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钱松岩(1899-1985) 大炼钢铁 纸本立轴 1958年作 出版:《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集》P116-117,2010年。 备注:萧平题诗堂。  Lot 1142‘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钱松岩(1899-1985) 大炼钢铁 纸本立轴 1958年作 出版:《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集》P116-117,2010年。 备注:萧平题诗堂。
 Lot 1142题跋 Lot 1142题跋  魏紫熙、宋文治 扬子江畔 纸本镜心 1972年作 魏紫熙、宋文治 扬子江畔 纸本镜心 1972年作

  钱松岩的《大炼钢铁》与宋文治、魏紫熙的《扬子江畔》,则代表了“中国画改造运动”中画家所走的另一条路,那便是用传统的国画技巧与媒介,表现热火朝天的工业化景象。有趣的是,这样的景观,皆被设置于江边。钱、宋、魏三人,皆是“新金陵画派”画人,因此便不难理解他们在题材选择上的连贯性。1958年,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全国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狂潮,也是在这一年,钱松岩深入无锡太湖之滨,一路观察寻找写生目标,当他目睹了万民踊跃夜以继日的景象,心潮难平,即而下笔绘成了此图。宋、魏二人之作,作于1972年,亦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强调“抓革命、促生产”,强调“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三位画家试图呈现的,是此前中国画领域从未表现过的对象。尽管创作的动机并非缘于个人趣味,而更多地出于政治需要,然而,可以看到,画家们并未放弃对美学品味的追求,而是尽力达到二者之融合。如宋、魏画中,工厂、船舶之实与江水之虚的对比、万山红遍之古典与工业景观之现代的对比,这都是符合传统中国画趣味的。由此可知,这些画家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将传统绘画从未涉及的新鲜事物,与传统绘画技法,较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甚至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Lot 1143‘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钱松岩(1899-1985) 儿着新裳也读书 纸本镜心 1954年作 展览: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2014年。 备注:此作品为作者家属友情提供。  Lot 1143‘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钱松岩(1899-1985) 儿着新裳也读书 纸本镜心 1954年作 展览: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2014年。 备注:此作品为作者家属友情提供。  Lot 1141‘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黄胄(1925-1997) 草原逐戏图 纸本镜心 出版:《黄胄作品集附卷?收藏卷(下)》P95,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Lot 1141‘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黄胄(1925-1997) 草原逐戏图 纸本镜心 出版:《黄胄作品集附卷?收藏卷(下)》P95,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如果说上述诸作都是从宏观的视野、全景的角度表现国家之新变的话,那么钱松岩的《儿着新裳也读书》与黄胄的《草原逐戏图》便是从微观的视角、细节的观察来反映国家之“新”所带来的个人生活之“新”。从画科来说,这两张作品皆属人物画,有别于前述的山水画。“中国画改造”运动中人物画领域之新变,在这两件作品中反映无疑。传统人物画,着重刻画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强调人物之“静”,不过分表现情节性或者喧闹热烈的场面。钱松岩这一作品,情节性和趣味性是极强的。画面的主体人物是坐在小木船中的母子二人,和穿上新衣正准备上学去的女儿。画面笼罩在安详甜谧的氛围中,女儿的欢呼雀跃与母亲的无限慈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老树发出新枝,正是春暖花开时节,两只麻鸭正在船边嬉戏,三个竹篓中装着水上人家丰收的希望。作者还特地在船的四周画上几只盆栽,更添生活情趣,也暗示着船农生活的变化。黄胄的作品,向来以热烈欢腾的场面取胜,此作表现了新中国成立给草原牧民带来的好生活。画中姑娘、小伙们带着正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人儿神采风扬,马儿奔腾驰骋,这无疑是对今日美好生活的歌颂。造型简练质朴,笔墨纵横雄健,色彩鲜明强烈。画面空间巧构分割,密而不闷、疏而不散。这两幅人物画作品,都表现了新时代的事物与气象,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

  上述七幅作品的创作时间,集中于20世纪60-70年代,体现出画家们旺盛的创作热情和生命力。他们或为山川写照,或为时代传神,既展现了祖国山河之无限壮丽与美好,又表现出人民生活之幸福与欢乐。不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经过这场中国画改造运动,都与传统样式拉开了距离,然而画家们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改造,而顺应时代,敞开心扉,以时代提供的新的创作素材与灵感,结合自身原有的绘画技巧,丰富了中国画的内容和形式。这些作品,虽说出于特殊历史语境下的政治需要,亦从属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改造的一部分,然而客观上也产生了新的中国画样式。20世纪下半叶的画坛精英们,围绕着对中国画改造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推进了中国画的现代化之路。

  时值建国六十五周年之际,回顾过往,艺术家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创作热情和生命力。他们为山川写照传神,为时代写意精神,视线开阔,用笔雄强,鸿篇巨制,展现了祖国山河大地之上的无限壮丽与美好。

  北京匡时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

  2014年11月29日-12月1日

  拍卖时间

  2014年12月2日-12月4日

  预展、拍卖地点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