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纽约佳士得春拍上,安思远私人收藏专场成交超过1.3166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买家更是表现活跃,这是否释放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将回暖并走出调整期?本文品味,和大家一起分析2015年艺术品市场的冷暖。
艺术家应坚守创作引导市场
如果像外界所说,艺术品市场正面临寒冬期,那么,对于艺术的生产者而言,能得到的启示则是:艺术家应和市场保持正常的合作关系,保持一定的距离,画家不能冲到市场的第一线,应将精力放在“主业”——创作和研究上。同理,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不可能简单画等号,面对市场,艺术家要有定力、有独立的判断、有坚守。如此,艺术家不会成为“市场的奴隶”,被市场牵着走,而是引导市场、提升市场和老百姓的鉴赏品味,这正是精神产品和其他商品本质上的不同。
对艺术而言,市场是一把双刃剑,画家在市场里获得经济价值,在生活和创作条件上得到改善和保障,甚至是刺激和激励,其重要性无可置疑。但危害在于:艺术家过多介入市场肯定会影响创作,人的精力有限不说,艺术家的思维是形象思维、感性思维,跟市场的理性思维,完全是两码事。如果艺术家本末倒置了,被市场牵着走、去迎合市场的低级趣味,其导致的后果也很明显:在市场活跃的那几年,那些具有学术价值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方式的、具有探索性的、具有独立的价值判断的作品,在市场上未能有上佳表现;而市场竟反过来“导向”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学生,他们关注市场里那些吸引眼球的数据,同时因学识和经验有限,对艺术品和艺术价值缺乏独立判断,很容易去模仿市场,被市场所牵制;另外,社会上也充斥着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诸如大师名号多如牛毛,标签化、流水线创作等等。
长年处于巅峰状态,我想,所有的人都会疯狂、忘乎所以。因此,在调整期间,大家正好可以静下心来反思问题,市场能够通过自省建立起符合中国规律、符合市场规律的成熟的艺术品经营模式;混迹市场的艺术家,能够回归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终究,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艺术市场中得到认可的还是那些具有学术价值的作品和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家。
艺术品仍是投资的上佳选择
艺术品市场可谓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我认为,今年的艺术品市场和去年差不多,还处在调整期。
尽管在刚刚落幕的佳士得举办的安思远专场拍卖上,很多买家都是内地人,成交很活跃,成交额也很大,但这场拍卖的特殊性很强,具有唯一性,通过这场拍卖完全不能判断出今年我们国内的艺术品拍卖能否回暖或者火爆。其实,调整期内让市场、艺术家都冷静一下,是好事。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会更有力量。同时,我们不要失去信心,2015年也出现了发展和活跃艺术品市场的利好因素,房地产实行不动产登记已经从3月1日开始实行,艺术品仍然是投资的最佳选择。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重量级艺术品出现少是很正常的,因为资金并不活跃。很多收藏家、投资家的资金很紧张,卖家自然会把重量级的藏品收起来,价格低一些的艺术品反而更加适合流通,出现在市场上的几率也就多了。而拍卖公司求的是成交率,昂贵、稀少的艺术品在此时并不利于成交。这也是目前情况下高价标的物品比重减少、拍卖结构调整的原因。这些现象都释放出一个信息:藏家越来越理性,以投资为目的的炒家由于资金压力、利润空间的压缩等因素在慢慢退场。
但这样的调整是否会最终让艺术品市场走向艺术消费?我想,我们还是要分清艺术品和艺术类商品的概念。艺术类商品具有可复制性、流通性、实用性,是比较低端的。比如现在兴起的电商、微拍,他们所经营的都是艺术类商品,还谈不上是艺术品。而真正的艺术品凝聚了杰出艺术家的创作和情感,是人文、历史的结晶,是高端的,只能是少数人才能消费得起的。在市场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艺术品也是被高端人群所持有,中产阶层买的都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艺术类商品,中国未来也将是这种情况。
因此,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画廊和拍卖场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会是一个寒冬期,如此情况下一些画廊和拍卖行经营不下去就会倒闭,行业重新洗牌。
挤掉价格泡沫把握收藏良机
安思远专场颠覆了所有人对古董的看法和观念,这是一次非常高级、聪明、准确的营销的胜利。相比之下,国内拍卖总体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家都在抢货源,降低佣金,有的假拍,有的拍假。而安思远专场的“热”,国人热情的购买欲,未必预示着将融化国内艺术市场的 “冷”,我估计还要两年时间的调整。
纽约佳士得这次营销手段的成功有三点:一是利用了情景再现的手法,将拍卖预展现场还原成安思远住的公寓,让买家身陷角色体验中不能自拔;二是打情感牌。安思远曾经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收藏名言: “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那就千万不要收藏它。”这句有关收藏的金玉良言,无疑为此次专场拍卖打出了绝佳的广告,这些藏品被赋予了传奇人物的生命和情感,其附加值就不一样了;三是用营销奢侈品的方式来拍卖艺术品。贴上安思远的名牌标签,这些拍品拍价可能高几倍甚至上十倍。很多新买家就在这样具有巨大的环境引导和情感攻势之下,对价格并不敏感,而是以买奢侈品的心态多花钱。在我看来,大部分的东西很普通,比如一对黄花梨的灯座,起拍价只有3万美元,但最后以130万美元成交。
这种包装手法国内可以借鉴,但不太好复制,首先安思远这样的货源国内碰不到,这样的大藏家还是更相信国外的大拍卖行。
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对于藏家来说,有好的一面:如果把泡沫、水分挤掉了,正是收藏的好时机。高价、天价的拍品正在下降,现在能卖到几百万元的都是大作品了,有些流拍的就很吸引眼球;但不好的一面也早已露出端倪:有价值的藏品被藏起来了,出不来。
有鉴于此,藏家需要像安思远一样,和艺术品朝夕相对,多一点从艺术品里面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少一点急功近利,马上要挣钱的冲动。健康的市场,理应多一点人文情怀,多一点研究理想,多一点真正热爱。
此外,买了东西要沉淀自己,提升自己的修养、眼光和品味,多向海内外的大亨学习。培养自己的见识、眼力,如此,你在收藏时才会去买那些掐尖的东西。尤其是在市场做调整的时候,更加应该积极地去参与,把握机遇,从容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