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到21日,中国嘉德2015春拍将在北京国际饭店举槌。本季拍卖会集合了中国书画、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陶瓷、家具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等门类共39个专场的5800余件拍品。
在“大观之夜”专场中,有一件古代书画作品,与杭州的历史很有关系,被誉为“人间至宝”。
它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最后一位国王钱俶的手卷,名叫《草书手简(并铁券图式及宋元明清名贤题跋)》。
整件手卷高36.5厘米,长1066厘米,其中包括:唐昭宗赐吴越第一代武肃王钱镠“金书铁券”之明代木刻拓印本、吴越第三代忠懿王钱俶之草书手简、南宋朱熹书与某君承务札,及宋、元、明、清、民国五朝49人的题跋和观款。
“金书铁券”,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免死金牌”,原件现藏于国家博物馆。而钱俶的草书,在整个手卷的第二开,传世罕有,极为珍贵。
在13至15日的嘉德春拍预展中,这件作品将与其他拍品共同展出。
一件金书铁券
保了钱氏子孙荣华富贵
手卷的第一部分,是唐昭宗赐吴越第一代武肃王钱镠“金书铁券”之明代木刻拓印本。
“金书铁券”,就是民间俗称的免死金牌,是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一种特权凭证。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另一件藏于内府。在需要查验时,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便可真伪立辨。
这次展出的“金书铁券”,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的。
唐末,钱镠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后来,董昌背叛唐王朝,自立为王,钱镠反戈,将其击败,逐渐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
唐昭宗为了嘉奖钱镠讨伐董昌有功,就赐了他这份金书铁券。在拓印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券文,说的是免其本人九死,子孙三死,令钱氏长袭宠荣,克保富贵。
从公元897年8月颁赐至今,这份铁券已有千余年历史,曾经呈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太祖、明成祖和清高宗等六位帝王御览,是现存最早的“金书铁券”。原藏浙江省嵊县长乐镇钱氏祠堂,1951年由当地政府移送浙江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份《草书手简》很珍贵
很多题跋也是存世孤品
在手卷的第二开,是钱镠的孙子钱俶的草书。
钱俶,杭州人都很熟悉。他为吴越国王时,在境内广种福田,建造佛塔无数,著名的六和塔、保俶塔、雷峰塔都是。
两位吴越国王都很擅长书法,钱镠擅长正楷,钱俶则擅于草书。历经千年,钱王存世墨宝,已经是凤毛麟角,《草书手简》是真正的弥足珍贵了。
据学者考证,手简应作于公元978年或983年,是钱俶写给亲近叔辈家属的回信,其内容表露出钱俶纳土归宋后,在汴梁城屡次风疾复发,内心烦躁、痛苦的生活状态。
1998年,这件手卷首次出现在纽约的拍卖市场上,就是在这次拍卖前,拍卖方、浙博、上博等众多专家们考证认为,这件手卷与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一级藏品——五代吴越王钱镠、钱俶《批牍合卷》(钱镠和钱俶的手批文书遗迹),原是一卷,历史上称为“二王手泽”。
在清嘉庆年间,《批牍合卷》和《草书手简》因变故被拆散,分藏于吴越钱氏家族临海、象山两分支。
据考证,钱俶的《草书手简》最早曾由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收藏,并有米芾题跋,后米芾转赠钱氏六世侄孙钱景迪收藏保管,钱景迪也跋于卷后,可惜二人题跋都已失散。
手卷中,宋人的题跋观款有23则,很多也是存世孤品,尤其是“平章贾似道观”款——贾似道虽然是南宋时声名狼藉的内戚佞臣,但在中国书画收藏史上却是极为重要的人物。传世唐宋书画经他收藏,则肯定为南宋前物,而本卷的观款,是他绝无仅有的书法。
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郑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