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北京保利春拍近现代书画夜场在亚洲大酒店举行,本场图录的封面作品张大千《唐人秋猎图》以1700万起拍,场内气氛稍显紧张,经过十几口竞价,最终以3700万的价格落槌。此前估价为2200万-2800万,尺寸为139×66 cm。此幅画作色彩艳丽,笔法精妙,堪称是张大千仿古之作中的至精之作。
画马得神骏,世人无抗手
——张大千《唐人秋猎图》赏析
此《唐人秋猎图》色彩艳丽,笔法精致细腻,精妙绝伦,堪称是大千先生仿古之作中的至精之作。
画中描绘早秋时节,坡坂之上,两位面貌英俊的美少年正骑着骏马,缓步行进在狩猎途中。其中一人左手挽缰绳,右手握箭侧身回首回视後方;另一位则背弓执箭,目视前方地面,仿佛正在寻找猎物的踪迹。画作二段式构图,近处坡渚,远景浅滩和山峦由中景的一片开阔水域联系起来。疏朗开阔,极具层次感。背景青绿设色的山峦上杂树茂密,山峰敷以蛤粉,以示初雪,与诗题中“早秋北国雪初飞”相互呼应,点明此画的季候。
据画上“戊子嘉平月,仿唐人笔,蜀郡张大千爰。”自题可知,此幅作於1948年底。翌年又自题:“早秋北国雪初飞,芦荻花残马正肥;丰草欲麋(迷)鹿迹,酸风如箭射弓衣。己丑正月初四日再题,阿爰。欲下夺迷字。”从该作风格与款题可知这幅仿唐人笔意的《唐人秋猎图》,正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之後形成的浓丽与清雅并俱的典型风格。
宋以前留存至今的卷轴人物与山水画并不多见,但在敦煌莫高窟中却有许多晋唐壁画遗存。1941年张大千率门人、弟子数十人远赴西北丝绸之路的敦煌莫高窟,对敦煌壁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临习。之後他在北平又见到和收藏了不少--五代、宋元人的名迹,所有这些都成为张大千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养份,也大大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拓展了他的艺术道路。
该作画法上,取法高古。画中人物头戴幞头,着圆领窄袖袍衫,相貌、服饰为典型唐人装束。胯下骏马,马鬃两侧分梳,马尾缚尾成三花缬,亦颇具唐风。人与马、人与人之间神情姿态,相互呼应互动关系,安排表现得极为生动传神。人、马的造型、画法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五代赵嵒的《八达春游》图一脉相承。赵嵒生於唐末,入於後梁,据画史记载其“暇日亦多自仿前贤名迹”,其时代距唐不远,故其所作当保留很多唐人遗风。张大千很可能见过《八达春游》图,故《唐人秋猎图》中人物造型与《八达春游》图中人物造型十分相仿。画中人物所携带的箭壶与现藏国家博物馆的唐代《狩猎纹高足银杯》中狩猎者携带的箭壶已十分相仿。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很多表现唐人狩猎的场景与图像,由此可见大千在敦煌壁画中观察之仔细。
《唐人秋猎图》背景以青绿重色为主调,色彩华丽,冷暖对比强烈,从而衬托出淡彩赋色的人物。山石不事皴擦,而以线条和色彩为主。山石纯以石青、石绿、蛤粉等矿物颜料渲染,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与厚重感,正是继承了南朝张僧繇和唐代杨昇“没骨”山水画法。“没骨山水”相传为南朝张僧繇所创,在《仿张僧繇峒关蒲雪》图款识中张大千就写到:“此吾家僧繇法也,继其轨者唐有杨昇,宋有王希孟,元无传焉。明则董玄宰墨戏之余,时复为之,然非当行,有清三百年遂成绝响。或称新罗能之,实邻自劊,去古弥远。予二十年来心追手写,冀还旧观。斯从而後,直至小生,良用自喜。世之鉴者,毋乃愕然而惊,莞尔而笑耶!己丑闰七月廿五日,张爰。”张大千应该是从存世董其昌的画作与敦煌壁画中领悟到失传多年的魏晋盛唐“没骨”山水画法。
此作为澳门巨商蔡克庭旧藏。蔡克庭之二子蔡昌銮在重庆结识张大千,二人成为至交好友。1949年春张大千及其弟子、仆人在澳门蔡家豪宅中作客达三月之久,为了感谢蔡家的盛情款待,张大千将曾多次参加其画展非常看重并列为非卖品的《唐人秋猎图》送与蔡克庭。克庭先生去世後,此作归其第七子蔡昌桓所有,此作现由居住於美国的蔡昌桓家属友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