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
问答说明:读者可将藏品图片发至[email protected]进行咨询,务必选用高度清晰照片。本栏目所鉴定的作品均基于读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进一步鉴定需要观看实物。
文、图、表/记者郭晓昊
本期鉴定者:资深瓷杂鉴藏家 陈强
读者:请专家帮我看看这件东西的材质如何,年代是何时,如今的市场价大概多少钱,谢谢。
鉴定:这是件贝壳雕件,看照片应该是清代的东西,上面有满文及五爪龙,工艺非常精美,极有可能出自宫廷,跟一般市面可见的雕件相比价值要高很多。
记者在淘宝上输入“贝雕”搜索发现有五千多个商品条目,大多是挂件、耳环等小玩意,售价基本在百元以下。“这些大多是机器雕刻的,没有任何收藏价值,要知道以前贝雕也曾‘高大上’,特别是清代时广州十三行加工制作了许多,有的再在上面镶嵌一些白银,做工还是很不错的,在拍场上也时不时能见到类似的东西。”陈强表示,在广州见过一些老的贝雕,工艺一般,一对卖一两万元。孔超则认为,早在19世纪时,中国就曾大量出口贝雕工艺品,因此上面也带有许多中西合璧的元素。“如果表面上雕刻的是地道的中国风格纹饰就比较少见了,价值也高一些,估计是当年遇到特殊的节日、庆典时,各地的能工巧匠雕刻好后进贡到宫里去的,如果在拍卖市场出现的话,一对要8万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辽宁大连、广西北海、福建平潭等海滨城市有制作贝雕工艺品的传统。据行家胡先生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地方的工艺厂将贝雕作为出口的主力军之一,在广交会上是抢手货,有时候还没开展就被订购一空。1987年广交会上,北海贝雕成交额达37万美元,超过大连、青岛等贝雕传统生产基地,位列全国同行业首位,行销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胡先生表示,这些工艺品大多结合了地方特色及工艺,题材有俏皮可爱的动物、多姿多彩的山水、淳朴勤劳的渔家女等,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贝雕也慢慢坐上了“冷板凳”。
人工养殖或者合成的砗磲收藏价值有限
从最早的贝雕、普通贝雕,与漆器相结合的贝雕,再到精细的圆雕、立体贝雕,贝壳工艺品的发展经过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尽管产品早已远销海外,但似乎有些墙内开花墙外香。
对于目前市面上的贝壳“红人”——砗磲,记者了解到,大多是人工养殖或者人工合成,并且是批量生产,虽然有的价格很高,但在收藏方面,比起老贝雕来说,其收藏价值有限。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近期遭遇炒作行情飙涨的砗磲,老贝雕的工艺更加精美,并且旧时贝壳常被镶嵌在各种家具及装饰品的表面,文化内涵也更胜一筹。“这个东西在国内或许不像其他热门杂项那样受人关注,但这并不是说明它不好,而是认识程度低。”玩家程小姐觉得虽然贝雕出口的绝大多是普品,但不能说出口的就没价值,“像当年的外销瓷,现在不是也被国内收藏界认可了吗?贝壳的表层比较脆、薄,在上面施展工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跟木雕、漆雕不完全相同,各有各的特色。尽管贝壳本身的材质不如玉石那么稀有、值钱,但在这个行当里,手工艺才是最值得尊重的,也是最应该流传下去的。”她表示,自己只会买些小件的砗磲手串作为装饰物,搭配某些衣服穿穿,但要收藏的话还是会选择这些老贝雕。陈强认为,贝雕在杂项中应有一席之地,但国内市场这一块目前还未成大气候,期待收藏者今后能遇到更多精品。
在一般人眼中,贝壳只是去海边旅游时廉价的工艺品和小玩意,但记者了解到,早在19世纪时,中国就曾大量出口贝雕工艺品,物件上带有许多中西合璧的元素。而有藏家表示,广州十三行以前就制作过许多贝雕,如今一部分从海外回流,在某些拍卖上现身。不过,评价贝雕价值主要还要看年代、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