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方翔
截至11月20日,中国嘉德二十周年庆典秋拍激战5天,涵盖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名表珠宝翡翠各门类33大专场,成交已达23.48亿元人民币,其中六个专场成交比率达百分百。最高价成交作品由中国古典写实油画“标杆式”人物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以8510万元人民币创出。
其中,备受关注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总成交高达5.68亿元人民币,成交比率高达90%。清宫画家董邦达作品《葛洪山八景》以5060万元成交。此外,同场中石渠宝笈著录作品文征明《自书杂咏》以5175万元成交,拔得头筹。
从拍卖过程来看,藏家现在对于市场上频繁出现的艺术品开始抱有抵触情绪,而对于传承有序的不曾在拍场露脸过的作品则大加欢迎。这一方面说明藏家开始变得更为理性,不再一味追求“封面”、最高价,而另一方面,仍说明市场中的资金不如想象中宽裕。
藏家理性出手“熟面孔”
在此轮的秋拍中,中国嘉德“大观专场”的表现更是成为了市场的“风向标”。从今秋的成交情况来看,拍卖总共成交了5.68亿,成交率达到了90%。成交比春拍时降低了11.5%。单品的最高成交价也有所降低,更为重要的是,藏家出手更为谨慎。
“从秋拍的‘大观’来看,近现代处于非常平稳的状态,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的作品依然奇货可居,而古代部分则超过了预期和想象。尤其是董邦达的作品以及乾隆皇帝的御笔书法,都属于市场上比较陌生的拍品,第一次上拍,参与竞投的藏家来自四面八方。”中国嘉德书画部主管郭彤告诉记者说。
据郭彤介绍,秋拍还体现出来一个趋势,就是以往近现代书画的藏家,开始走到了古代书画的收藏领域。这也适应目前的市场环境,近现代书画开始趋于理性。同时也展现出市场仍非2011年资金非常充裕的状态。
就在大观专场举行之前,就传来了刘文西等集体创作的《幸福渠》以协议方式转让,价格为 4060万元,此拍品撤拍。这幅作品此前估价2500万至3500万元,而在2010年北京华辰的秋拍中,成交价为4592万元。这似乎已经给今年的大观专场定了一个基调——“熟面孔”不太受欢迎。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也基本上符合了这一情况,能够拍出天价的基本上都是源流有序且很难在以往的拍卖纪录上看到的作品。文征明的行书《杂咏》,此卷曾被《清宫已佚书画目》、徐邦达《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杨仁恺《国宝沉浮录》著录。而潘天寿的绘画《西子湖中所见》为潘天寿亲赠赖少其,后赖少其转赠郝明,如此源流使得作品没有任何的疑问。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巅峰时期曾经创出天价的作品,随着市场的理性已经逐渐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像在中国嘉德秋拍推出的吴冠中《梦沈园》,成交价为1437.5万元,而其在2011年上海泓盛秋拍中的成交价已经达到了1495万元。如果去除买家拥有,实际的跌幅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近现代书画中,这些下跌的现象更为普遍。陆俨少的《延安颂》在秋拍中的成交价为598万元,而在2011年春拍中的价格为920万元。张大千的一张仕女图作品,在2011年春拍就曾经达920万的成交价,今秋再次上拍,底价仅仅只有180万,最终以805万元成交。
这些价格巨大落差的背后,原因是非常多的,有的是因为前一次拍卖正处于拍卖的高峰时期,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其真正的价值,也有的情况是因为有些拍品成交之后,并没有正式的交割,以至于重新登陆拍场。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对于市场来说,过于频繁地看到“熟面孔”,至少冲破了藏家的心理防线,使得最终的成交价格相比过去出现了下跌。
拍场“生面孔”呈现热门
此次秋拍最贵者,由靳尚谊的代表作品《塔吉克新娘》创造。该作品16日下午17时20分左右亮相,当拍卖师报出900万元的起拍价后,即有数位场内及电话委托藏家纷纷回应,价格一路攀高,经过数十分钟的激烈争夺,最终被一位场内买家以8510万元竞得。该作品此前由日本藏家收藏,近30年后首度回流国内并现身拍场。
据中国嘉德油画部负责人李艳锋介绍,《塔吉克新娘》作为靳尚谊先生代表作品,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亦十分明确。20世纪80年代初,该作的横空出世,曾令当时整个画坛为之一振,此作彻底摆脱了中国“土油画”惯有的黯淡与粗糙,将油画的艺术性展现得纯粹而自然,运用了西方古典主义的写实手法,从体积、空间、色彩中营造出艺术的和谐统一。
而一纸鲁迅1934年6月8日致陶亢德函,以570万元高价拍出。此信共220字(不含标点),平均每字近26000元,再加上佣金,可谓一字三万元。鲁迅致陶亢德函现存共19通,绝大部分已由公家收藏,流传在外仅此一通。
当然,说到今年秋拍最受到关注的拍品中,王世襄的旧藏不可不提。继2003年秋拍“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后,时隔十年,中国嘉德再次推出“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旧藏”专场,450余项藏品均为首次对外亮相,受到藏家热烈追捧,最终成交额逾5500万元人民币,成交率高达93%。本专场中推出的两件家具,则是先生一生中拥有独特意义的两件:其所收藏的第一件明式家具——“明末清初黄花梨琴案”及最后一件家具“花梨木独板大画案”,分别以1265万元和517.5万元成交。
虽然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藏家十分谨慎。具体到一些拍品中,还可以发现藏家对于藏品的挖掘,可以提升藏品的价值。在今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有一件清乾隆紫檀万寿锦地嵌百宝大挂屏拍出1092.5万元,而其在2005年伦敦佳士得秋拍中的价格只有26400英镑。巨大赚钱效应的背后,是藏家对于藏品的深入挖掘,特别提到此种尺寸及工艺的挂屏民间罕有,集镶嵌、鎏金、珐琅彩、铸铜、拼攒、雕刻于一身,相信此挂屏为清宫旧藏,这相比当年在伦敦拍卖时候的图录说明要详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