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建波
回望2014年,回暖与调整成了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关键词。
来自雅昌艺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18日,去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成交量较前一年下滑18.26%,成交额下滑17.37%,这一数字直观地反映了市场在继续下探。业内人士认为,对于2015年来说,艺术品市场在回归理性后,尽管调整不可避免,但相信各大拍卖公司使出浑身解数,仍会以创新、学术、文化引领藏界风向,因此2015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将像2014年一样,在调整中继续“任性”。
在2014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各大拍卖公司在市场资金比较趋紧,拍品货源比较紧俏的背景下,推出含金量高且学术性强的艺术作品无疑受到了市场青睐与追捧,尤其是那些各具特色的专题性讲座,更是拍卖市场上的亮点,像中国嘉德推出的“嘉德讲堂”;北京匡时推出了“博物志系列讲座”等公益性活动;北京保利在2014秋拍期间邀请数十名业内专家进行公益讲座。可以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拍卖公司这样“大手笔”,这样舍得花钱举办各种公益讲座,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当然,拍卖公司这种“任性”,收获也是巨大的。像中国嘉德推出的五个特色鲜明的专场中,“黄胄的燃情岁月”、“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品”等专场都取得了100%的成交率;北京匡时持续推出的“澄道中国书画夜场”表现也十分优异,50余件名家扛鼎之作成交额达2.6亿元;北京银座重点打造的“冬皇故物专场”,一批珍贵名家书画、原版录音带、首饰、家书、生活用品、老照片等86件拍品首次上拍就赢得买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全数成交。刚刚落槌的西泠印社秋拍推出的“中国首届青铜礼器”专场,收获了白手套佳绩,而特别推出的中外名人手迹三个专场合计成交额达6979万元,创国内市场名人信札拍卖记录。
记者发现,在拍卖公司“任性”的同时,艺术品市场上的买家同样“任性”。2014年4月,收藏家刘益谦以2.81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2014年11月26日,刘益谦又以3.48亿港元拍下了被誉为唐卡之王的十五世纪“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一时间,“有钱,任性”成了艺术品市场新的代名词。紧接着,在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拍前备受瞩目的乾隆御笔《白塔山记》,又被买家以1.1615亿元抢走,而这件拍品也成为了今年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唯一一件过亿元的拍品。可见,虽然艺术品市场历经“寒冬”,却依然阻挡不了收藏家们的购买激情和举牌欲望。
有市场人士认为,艺术品和股票、房地产投资并列为全球三大投资市场,相对于股票和房地产而言,艺术品投资低风险、高利润的特点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行情整体上保持了稳定的上涨趋势,这就为收藏家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遇,而艺术品尤其是精品,资源是十分稀缺的,这就是艺术品潜在的市场价值和投资价值,这也是刺激收藏家参与的源动力。而精品艺术品可以“任性”,一是在于其本身的含金量,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另一方面因为艺术品投资者的期待,在买和卖的过程中获得完美释放。换言之,从艺术品的社会传播过程中提取商业价值,是艺术品在传播、消费环节中的核心所在。收藏投资者作为艺术品的投资人,同时也是艺术品市场价位的推手和受益者。正是因为他们在两者之间不断转换身份,最终促成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拍卖公司和收藏家的“任性”,或许决定着2015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任性”程度。从起拍价到成交价的跨越,与其说是拍卖师们挥锤时的潇洒,不如说是举牌者们在那一刹那之间的心跳和血压。也许,钱不是问题,只是问题的一个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