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称新发现王羲之唐摹本《大报帖》
早报记者 江村
说起中国书法,王羲之无疑是永远热门的话题。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日本共同社等媒体报道,日本近日发现了被称为“书圣”的中国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作品的最新唐摹本《大报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对其进行了鉴定,认为该作品为7至8世纪唐代宫廷书法作品的一部分。该作品将于1月22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的特展“书圣王羲之”上首次公开亮相。知名碑帖专家、故宫[微博]博物院研究员王连起昨天对东方早报表示,在看过网上公示的图片后,对于是否唐摹本,他仍不能下任何结论。
据悉,该摹本是日本国内的私人收藏品,并不见于中国历代著录,去年秋天由中国书法史专家、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品管理课长富田淳对其进行了鉴定。摹本写在长25.7厘米、宽10.1厘米的纸上。文字为“(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共3行24字。纸张为画有竖线的纵簾纸,和摹本一起的还有幕府末期至明治时期的书法鉴定家古笔了仲写的“小野道风朝臣”的鉴定书,因起首有“大报”二字,此帖也被称为《大报帖》。
王羲之(303-361)被尊为“书圣”,其书风与两汉、西晋相比,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最大的成就则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的书体。
因时间太过久远,王羲之并没有原迹存世。一种说法是唐太宗生前极爱王字,曾下令让臣下“用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一时之间,“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王羲之的真迹在民间几乎片纸难求,唐太宗去世后又将不少王羲之法帖陪葬。虽然没有原迹存世,而其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得示二谢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等。
由于并无真迹存世,王羲之的唐摹本可以视为下真迹一等的稀世国宝。台北故宫藏的《快雪时晴帖》、《远宦帖》、《奉橘帖》等,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上虞帖》、北京故宫所藏《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均是唐摹本,而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的《丧乱得示二谢帖》是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2006年3月来上海博物馆展出。2006年同时到上海展出的还有一件日本私人收藏的《妹至帖》,但对该帖是否唐摹本,书法鉴定界存在较大争议。事实上,该帖次年亮相佳士得[微博]拍卖时,虽然估价仅2400多万港元,但遭遇流拍,也反映收藏界对日本私人收藏王羲之书法的谨慎心理。
对于此次在日本发现的《大报帖》,知名碑帖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连起昨天接受早报专访时表示,他仅在网上看到图片,并未见过实物。对于日本所言的唐摹本,他表示,如果仅从网上公布的图片看,或有疑问:“不少字的笔道都比较肥,与以前被确认的王羲之书迹唐摹本还是不大一样,与《姨母帖》的肥瘦匀称也不一样。”王连起认为,如果有当时日本遣唐史带到日本去的证据,那是可以认为这是唐摹本的。而早报记者浏览东京国立博物馆官方刊载的信息,并无这样的证据公示。尽管王连起表示对是否唐摹本不能下结论,但他也表示,对这一书帖作出鉴定的富田淳是他的老朋友,是一位比较严谨的学者。
《大报帖》的出现也在书法爱好者中引起热议。在一知名书法网站,有书法爱好者将此次发现的《大报帖》与此前流拍的《妹至帖》相比较,结果发现二者若拼合在一起,或同出一纸,于某一时间被裁割为两片。
《妹至帖》 新浪收藏 配图 拼接后 新浪收藏 配图 新浪收藏 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