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春园 北京报道
新疆首富孙广信无疑是本周中国资本圈的“风云人物”。
有媒体报道称,2013年初,新疆广汇集团发行的15亿短期融资债券募集说明书披露“实际控制人孙广信2012年6月以货币及实物资产(艺术品)评估作价增资,其中艺术品(70幅字画)评估价值350,270万元,4200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其余346,070万元列入资本公积”。15亿短期融资券将在2014年1月9日到期。
这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原因有二:第一,外界质疑孙广信旗下的广汇集团是不是资金链紧张?其次,这些书画价值到底多少?还有媒体报道质疑:以字画作品作价于公司资本,是否合理?平均每幅字画价值5000万元,孙广信网罗来的是何方真迹?
还让人颇感兴趣的是,孙广信到底有多少藏品?他是如何运作这些藏品的?收藏界的一个说法是,之前很多被买走的名画都到了孙广信的手里。
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统计中,孙广信在2012年的排名是第14位,个人财富195.3亿元,且已经连续十年榜上有名。在胡润公布的百富榜上,孙广信去年排名17位,个人财富更是高达270亿元。孙广信长期被称之为“新疆首富”。
房地产大亨、能源大鳄,以及篮球俱乐部老板。这是外界给孙广信的标签。事实上,孙广信的另一面是收藏界的隐形大鳄。孙广信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收藏书画,但早期是小打小闹。
早在2007年孙广信就萌发了兴建私人艺术馆的计划。广汇艺术馆馆长包铭山介绍称:孙广信正在筹建新疆广汇雪莲堂近现代艺术馆(简称“广汇艺术馆”),广汇艺术馆为广汇集团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艺术品投资和展览。这是孙广信规模化操作艺术品的平台。
“500幅画”
据称“价值35亿元”的70幅书画,只是孙广信收藏的冰山一角。
广汇艺术馆馆长包铭山透露,孙广信十几年来收藏了超过500幅近现代名家的精品书画,其中将有约200幅书画分为三批以量化资产的形式注入广汇集团,由集团出资成立广汇艺术馆,200幅书画作为馆藏作品展出,将对公众免费开放。
作为孙广信的老师,包铭山实际上是孙广信艺术品收藏的全权代理人。包铭山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个人收藏,其另一个身份则是苏州画廊协会会长。包铭山是孙广信艺术品投资的操盘手。
相比孙广信在收藏界的默默无闻,包铭山可是大名鼎鼎。
包铭山被称为收藏界的大鳄,屡屡有惊人之作。2011年,包铭山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2.668亿元拍得《九州无事乐耕耘》,一举刷新徐悲鸿作品拍卖纪录。2012年12月,包铭山还参加了《立马图》的拍卖,但此次并未得手。
“我要求保利和嘉德的评估专家按照偏严的标准评估的这批书画的价值。”包铭山自称。“我粗略估计200幅书画的价值接近100亿元。”
包铭山在2012嘉德春拍中以1.242亿元拍得李可染《韶山》。记者分别请教了嘉德和保利方面的专家,给出的评估价格分别是1亿和1.2亿元,较拍卖价格有小幅下跌。
事实上,很多名家的画价格在过去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根据雅昌艺术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秋拍傅抱石国画作品均价213万/平尺,最高在2011年346万/平尺;2012年秋拍李可染国画作品均价为155.9万/平尺,最高在2012年春拍达到303.8万/平尺;徐悲鸿作品2012秋拍均价为92万/平尺,历史最高为2011秋拍147万/平尺。
得出价值百亿的结论,源于包铭山对广汇艺术馆藏品水准的信心。
在孙广信确立了兴建艺术馆的目标之后,包铭山为艺术馆做出了定位,主要收藏中国20世纪十位顶尖画家的书画作品,他们分别是: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张大千、石鲁、林风眠、李可染。
“要做就要做到独一无二,如刘益谦[微博]、王薇[微博]的龙美术馆有一个红色经典系列油画,是其他艺术馆所没有的。现在放眼全国的美术馆,无论是国家的还是私人的,没有一家能拿出这十位画家的系列作品。”包铭山说。
新疆华盛资产评估与不动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的字画评估明细表显示,这70幅作品包括10幅齐白石、10幅李可染、8幅张大千、7幅吴冠中、6幅傅抱石、5幅徐悲鸿、4幅潘天寿,以及林风眠、黄宾虹、石鲁、李苦禅、陆俨少、吴湖帆等著名画家的作品。
如潘天寿的《春塘水暖》,嘉德和保利分别估价2.2亿和1.8亿,张大千的《峨嵋接引殿》,分别估值1.2亿和8000万,傅抱石晚年创作的巨幅作品《雨花台颂》嘉德和保利分别估值3.5亿和5亿元。
“同一题材的画喜欢买两幅”
即将动工的广汇艺术馆将是孙广信规模化投资的平台。
广汇艺术馆定于今年4月动工开建,艺术馆对于建筑设计和安保系统有着极高的要求,据称整体建筑投资大约需要花费10亿元,建筑周期为2年。作为非营利性美术馆对公众免费开放,每年的日常维护需大笔资金。
为此,包铭山替美术馆制定了“以画养画”的运营策略。
“我们收了大概500幅书画作品,艺术馆馆藏200幅。这些书画我们将成立一个艺术馆基金,用市场调剂的方式获得后续运营资金。”
具体如何调剂,包铭山的解释是:“我通常喜欢买同一题材的两张画,比如我们买了两张潘天寿的牛,两张成本总共三千万,现在市场的水平是一张可以卖到一个亿,画卖出后除去原来的成本还给集团公司,剩下的就是艺术馆的运营费用。艺术馆的馆藏作品大约恒定在200张,但同一题材作品,我们若看见更好的就会买进,可以将余下的调剂出去,只留下最好的那张。”
为此,包铭山做了一次尝试,在近期拍卖中拿出一幅早期以8万块钱收的书画作品上拍,最后成交价格是340万。
当然,这一运营思路的前提条件是大部分画的价格上涨,或者长期整体价格上涨,否则将难以为继。
运营经费除了来源于市场调剂,根据国际上博物馆比较流行的做法,一是作品借展可以收取费用,二是可以销售具有版权的艺术品衍生品。但是,这两个方式都难以成为美术馆的主要资金来源。
将书画作为资产注入广汇集团,事实上是包铭山的建议,按照他的说法,要做正规的艺术馆,“资产不量化根本无法算账,作为馆长也不好管理。书画不成立基金,也无法开展市场调剂的运作。”
包铭山向孙广信提出的建议是,大约经过十年的基金化运作,不仅能够收回百亿成本,还可以实现艺术馆的自主运营,此时可以考虑将艺术馆整体捐赠给新疆自治区政府。此话能否落实,现在仅是“愿景”而已。
在北京华辰拍卖[微博]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微博]看来,孙广信有经济实力支撑其专业的高端收藏路线。“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正处于大涨过后的调整时期,顶尖的收藏家都开始做自己的私人美术馆,这是好事。一方面,现在大的收藏家都把顶尖的作品收走构建美术馆不会再出手,这将影响到艺术品拍卖的投放热情;但另一方面,像孙广信等一批收藏家,其稳定的收藏或者可以作为业内标杆,给予市场信心支撑。”此番溢美之辞还需承受市场考验。
“《嘉耦图》9000万我才买 ”
在艺术品收藏的道路上,孙广信并非一帆风顺。
在十几年前,孙广信曾在假画上吃过亏。当时包铭山去他家中做鉴定,直言不讳地指出哪些是赝品,还开玩笑说让他找卖家退货。
孙广信却回答:“人家又没有拿枪指着我的脑袋逼我付款,我自己学艺不精买的,当交了学费,我认栽了。”
据说孙广信听了包铭山的建议,将所买的假画通通烧掉。此后,孙广信开始委托包铭山代理收藏艺术品。在买入艺术品时,孙广信给与包铭山足够的信任和完全的话语权。
“他从不在我参加拍卖时给我打电话,我也不让他指挥我买哪件作品。”包铭山说。
此前,孙广信一直用自有资金购买艺术品。早几年,他为了确保买到一件作品而提前付款,资金不够所以卖掉持有的一只股票,为此损失了7000万。
在孙广信提出艺术馆的设想后,他就和包铭山达成了一项协议:包铭山将家中收藏的2平尺以上的书画全部捐出来作为馆藏储备,以后只收藏2平尺以下的作品;孙广信的财力则集中于收藏2平尺以上的大幅作品。
后来,孙广信发现自己买到的所有作品都要作为艺术馆馆藏作品,也开始收一些小尺寸书画精品作为私人收藏。目前,孙广信除了艺术馆藏作品外,私人收藏的小尺寸作品也有几十张。
“虽然是小尺寸作品但都是精品,所以并不便宜,我帮他买了很多张一平尺多的书画,也要三四百万。”包铭山说。
在艺术品拍卖会上,包铭山有自己的策略。“一旦作品超出我对价位的判断,我会戛然而止,果断放手。在这件作品最贵的时候我没有买成,但是我亮相了,私底下会有手持同类作品的卖家来找我商讨私下成交事宜。”
包铭山细数与其失之交臂的顶尖作品,包括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张大千的《嘉耦图》、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等。
包铭山说,“从2010年的疯狂时代到现在,太高价位的作品我大多数都没有买,真正帮孙总买到的都是价位合适的作品。但是没关系,我知道是谁买到的,也知道哪些是真正的收藏家,哪些是头脑发热的投资者。投资者买的作品,迟早会出来,坦白说《嘉耦图》当时举到1.9亿元成交,现在拿出来卖9000万我会买。”
前段时间,徐悲鸿的《十二生肖》和傅抱石的《琵琶行》,买家在成交后没有付款,包铭山则稳稳当当的以拍卖成交价一半的价格接盘。
“尽管如此,这么多年我也前前后后帮孙总花掉了三十多亿。而且有的艺术品是在早期收的,价格非常便宜。”包铭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