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建辉 田米 文/图
有着860年历史的安海白塔,再度引起文物爱好者的关注。
网友@真凡仔发微博称,身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的重要附属建筑,白塔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塔内垃圾成堆,外墙脱落,全然没有古塔的雄风。
对此,管理单位泉州市文管所坦承:人手和资金都不足,管理体制也没理顺。两年前,泉州市政府就发文明确要属地管理,但至今仍难落实。而文管所只是“看管”,没有行政执法权,要维修保养资格得上级部门点头,并拨付相应资金才行得通。
【走访】 白塔变“黄塔” 塔内垃圾成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安海白塔,白塔周边除了一座水心禅寺以外,其余方向都是建筑工地,白塔周围尘土飞扬,白塔的塔身沾满了灰。水心禅寺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安海鸿塔片区旧城改造,最近半年多来,原本的白塔已灰头土脸,变成“黄塔”了。
白塔紧挨着路,附近工地的土方车一辆接着一辆从白塔边上驶过,记者站在靠近塔基的位置,能感觉到强烈的震感,而且车辆扬起的灰土,让白塔淹没在灰土当中。白塔的周围,本来有铁栅栏将其围起,防止人们随意进出,可是现在,塔身西侧的铁栅栏已被拆除,地上堆满了建筑材料,抬头能看到有些塔檐和外墙脱落、杂草丛生。白塔周围没有任何人管理,记者随意地就从低矮的塔门进入,塔内堆满了破棉被和塑料袋等垃圾,还有小便的痕迹,异味刺鼻。沿着只容一人的螺旋梯可直通塔顶,台阶上堆满了泥石灰,墙体龟裂,上面满是涂鸦。
【担忧】 破坏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怎么向子孙交代?
在当地人的心里,白塔已经不仅仅是一座标志性建筑,更是当地文化的传承。在安海,每逢春节、元宵和中秋佳节等重大节日,人们会在白塔上挂起灯笼,在塔门上贴上春联,人们以这一古老的仪式——白塔点亮,来祈福保平安。
站在安平桥上回望,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白塔向南有略微倾斜。据了解,白塔倾斜已经有二三十年了,分析原因可能是塔基为海滩地带,属软土,塔身又重,造成白塔倾斜。此前有人曾测量过,发现塔顶向南倾斜(即偏离垂直线)20多厘米。
重庆人老罗在安平桥中亭工作了6年,一听白塔内垃圾成堆,加上工地上重型车天天要途经,他说,长期下去,肯定会对本来就不稳定的塔基造成影响。
“要是哪天白塔真的倒塌了,那该怎么向子孙后代交代?”住在附近的颜阿婆说,经历了860年的风风雨雨,老祖宗留下的白塔别这样没了。
“我被白塔奇特的建筑结构所吸引。”痴迷建筑的福州大学大四男生小吴慕名而来,他与记者一同走上塔顶,沿途左瞅右看,“不愧有八九百年历史,布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看了一圈后,小吴却开始担心了,周边的高楼一盖起来,曾经是安海第一高度的白塔,将被包围在水泥森林里,这八九百年的历史,或将淹没在尘埃中,那将是一大憾事。
【说法】 文管所:只是“看管” 既没权也没钱保护
“作为文物保护工作人员,我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此,管理单位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孙主任说,白塔作为安平桥附属建筑,文管所只是“看管”,对于破坏文物等行为,没有行政执法权,也没有决定修缮的权力,这些都得由泉州市文物局向上打报告,一层一层审批,直到国家文物局,而修缮所需资金也由上级拨付。
“管理机制没理顺,谈何文物保护?”他说,其实,早在两年前,泉州市政府就明确安平桥中亭由市文管所负责管理,安平桥两头实行属地管理,白塔这侧应由晋江方面接管,但至今,白塔的管理仍然没能完成交接。如今,包括白塔在内的安平桥,每个月的管理经费只有可怜的1200元,连保洁人员都聘请不起。
孙主任还介绍,目前改造片区工地还在施工,即使天天清扫也没效果。目前,他已向改造片区指挥部反映,希望土方车等大型车能绕开白塔。对此,指挥部方面回应,再过一两个星期,附近的一条新拓宽公路即将通车,到时土方车就不用走白塔旁的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