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中国文化产业的隐患在哪里(文/海鹏)
文化产业园区一直是我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热点,也是各级政府推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自2006年以来,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如今不仅每个省、每个大城市几乎都有了一家或多家园区,就连许多县和镇都在建设或筹建创意园区。但是,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文化产业园区正在经历着“大跃进”式的发展。
一、剪不断,理还乱
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实践与发展,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园仍然没有一个较为官方的称谓。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分不清文化园、艺术家村、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厅、文化商品一条街等与文化产业园的区别。混淆的结果是把艺术活动或者创意产品的展示活动当做产业集聚活动,从而造成园区产业的集聚效应低下。
以北京的“798”艺术区为例,这个原来是国有798厂等电子工业企业的厂区,由于它的工业厂房被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等各种文化艺术展示空间的聚集区,成为一个当代艺术、建筑空间的展示空间。798艺术区原来在某些特点上是一种艺术家村,后来在向文化产业园转型的时候,产业要素一哄而上挤走了艺术家,造成了很多人的不满与抗议。如今的798,作为艺术家村来说,艺术家的集聚度不够;作为产业园区来说,产业的集聚度也不够。如此便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二、醉翁之意不在酒
许多园区在设立的目的上就不是体现文化产业的集聚,而是为了圈地或者通过商业地产来盈利。例如一个基本上没有什么研发条件的城镇搞文化产业园区,而且往往要搞动漫产业之类高新时尚的产业项目。在创意经营环境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强行上马,这样的文化产业园区先天不足是可以想象的,随之而来的向小商品市场和房地产开发的转型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结果。
北京、上海等几个主要大都市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类似的问题:都是在文化产业相对集聚成形后,面临着随之而来的地价飙升问题而难以为继,因而使得真正的创意业态逐渐出逃或华丽转身变成了房东。面对这种困境,政府往往会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实施优惠政策对这些产业进行保护。政府的本意是救助实体产业,结果却是使金融和房地产投机活动借机恶性膨胀,许多实体产业为了规避风险也把资金转向了金融和房地产投机,结果产业的创意不见了,却把资本泡沫放大了。
三、假金方用真金镀
发展文化产业似乎是一句华丽的口号,这种一厢情愿的发展规划显然是地方政府为了响应中央号召而提出来的政绩工程。许多地方政府的官员对于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缺乏本质性的理解,只是期望通过模仿和跟风实现大跃进;或者对于产业项目缺乏判断力,听任某些企业对于产业形态的胡编乱造,结果造成财政上长期被迫支持,而没有产业上的收益。
例如,许多地方在设计和规划产业集聚园时,胡乱比照迪斯尼的收益作为参照标准,或者根本不顾本地的资源和人才条件,其所设计的文化产业集聚园缺乏产业发展的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其次,政府对园区管理也存在极大的问题。目前国家对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认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政府多头管理使得园区的发展受到制约。园区的政府管理部门分散、职能交叉。这样建设起来的文化产业园区,产业业态杂乱无序、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是常见的现象。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末,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成功落下了帷幕。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文博会期间,签署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协议和原创文化内容产品及艺术品交易总金额1089.53亿元人民币,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类项目协议总金额703.13亿元人民币;艺术品交易228.94亿元人民币;原创文化内容产品成交157.46亿元人民币。另外,本届文博会上,还签署了银行授信文化产业项目金额662亿元人民币。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如日中天,但是在关注那些光鲜华丽的数字同时,切不可忽视了文化产业发展背后的症结与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