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微博]记者 刘悠扬
哪些近现代书画大家被频频造假?陆俨少是“上海假”、“南京假”?广东人仿造关山月、黎雄才产业有多大?石鲁、赵望云、何海霞造假在西安?傅抱石在南京?最大集散地的北京书画造假产业手法、销售有何变化?
明天就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雅昌艺术网[微博]将聚焦中国近现代书画造假产业链,推出“艺术3·15系列报告”。记者从雅昌艺术网了解到,该系列报告将盘点被造假最多的近现代国画家、详解中国书画造假版图、揭开造假行业的技术“升级”。
书画造假版图将公布
作为知名的中国艺术品门户网,雅昌艺术网一直关注艺术品的拍假、造假及鉴定。去年年底,雅昌艺术网推出了2012年度艺术品事件,上榜的13个大事件,如“杨之光假作事件”、“《九方皋》国画变油画”、“上海博物馆藏‘宋徽宗《千字文》’的离奇上拍”、“明永乐青花‘热水瓶’引发的收藏闹剧”、“赵建成的‘著作权’维权之路”、“王刚砸宝事件引发的艺术品鉴定口水战”、“小作坊仿作张大千《泼彩山水》竟以2.5亿元成交”等等,都是当前中国近现代书画造假产业链上最值得关注的话题。
2012年度艺术品事件推出后,反响强烈,引起民间收藏爱好者对书画造假这个行业的强烈好奇心。雅昌资深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书画造假已从原来的“个体户”过度到“集团化”、“流水线”作业,艺术投资与收藏者危机重重,因此他们广泛调查,从多个方面详解中国书画造假行业。
根据雅昌艺术网的前期调查,京津地区是地摊货与高仿品的共存之地,金陵派造假走的是专人专作的路子,海上画派分为杭州假和上海仿。“总体来讲,书画造假的区域性明显,陆俨少湖南就不会假了,肯定是上海假、南京假;广东人仿造关山月、黎雄才;西安造假石鲁、赵望云、何海霞;东北就搞于志学,北京还是李可染、白雪石、齐白石,南京就是傅抱石,四川就陈子庄,江西的黄秋元。”湖南省文物鉴定专家李智勇对记者说。
在雅昌艺术网即将公布的“艺术3·15系列报告”之中,将绘制一幅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师造假版图。雅昌分析师告诉记者,这张版图也显示,在某一个区域内,特定的文化氛围就决定了当地的书画大家肯定是市场最追捧的。
哪些书画家被造假最多
除了研究书画大师和造假地域之间的关系,“艺术3·15系列报告”还将盘点被造假最多的近现代国画家。近日,雅昌艺术网根据数字统计出20名被造假最多的近现代书画名家,在论坛上发起投票,吸引了许多专业人士参与。
据介绍,在字画造假中,齐白石可以说是造假者的最爱。齐白石一生所画作品约两万件左右,市场上的真品也就在4000件左右,但拍卖场上署名齐白石作品竟达27000多件,伪作已是泛滥成灾。“齐白石作品造假已形成了一条本地产业链。”李智勇介绍说,湘潭的假字画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以仿冒本土古今书画名家的作品为主,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而且分工明确细致,有的找高手模仿制作,有的负责把纸张作旧,有的负责裱画,有的负责找买家出货。
目前,在投票榜单上,齐白石之下依次是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徐悲鸿、潘天寿、吴湖帆、石鲁、林风眠、陆俨少等。据了解,目前张大千的署名作品市场流通远超3万件,仅拍卖场上署名李可染作品的就高达8700多件,成为近现代中国画的“重灾区”之一。潘天寿一生绘画真迹不足2000件,但仅拍卖市场所见竟高达4000多件,造假之势可谓疯狂。而书画鉴定专家萧平则透露,目前境外有一个“傅抱石作品作伪集团”,该集团老板已拥有亿万身家。
揭开造假行业新技术
“仿造、展览、出版、拍卖、收藏是一件仿作的镀金之旅,在这个产业链条中,每一个步骤上都有专业的操手在运作。”收藏家金山(化名)对记者说,随着现代印刷、化学、机械等技术的进步,也间接促进了造假行业的技术革命,这导致了一些以往鉴定手段的失效,寻找新的鉴定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在即将出炉的“艺术3·15系列报告”中,雅昌还将对近现代书画遭遇的造假技术“升级”做深入解析。“以前的造假,如果说是造伪者直接地用水墨来造假,但随着科技进步,现今又出现了水印添墨、电脑刻章、装裱作旧、陈旧宣放格临摹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作伪手段。”尹毅说,他目前是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研究中心主任,本身是一位画家,上世纪80年代曾参与过对黄胄先生一幅作品的复制,“那时的印刷作品会留有网点,如同‘胎记’,是复制品与手绘作品的主要区别,就当时条件来说无法去除。”可是当他在2006年看到无网点的书画复制品,“颠覆了我对书画复制的观念。”
造假技术的升级换代除了直接影响书画市场外,还对书画鉴定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启功丛稿》、《古书画鉴定概论》、《古书画伪讹考辨》、《古代书画过眼要录》就是近代书画鉴定大家启功和徐邦达等的著述。“可是老专家把自己的绝活都告诉人家了,这些鉴定的手段也就失效了。”李智勇说,鉴定书不断地出版,就是把所有的本事都告诉“老鼠”,猫也就成了“睁眼瞎”。'
2012年度艺术品事件
1.杨之光假画作事件
2012年4月,著名画家杨之光已经拍卖和即将上拍的作品中发现42幅赝品,涉及17家拍卖行。杨之光通过女儿杨红的微博发布赝品信息,提醒藏家注意。事后,包括中国嘉德[微博]在内的拍卖行多已撤掉杨之光赝品。
2.署名美院教授画册被指伪书
2012年2月1日,署名为广州美术学院杨之光等多位教授集体编著的《岭南画派技法范本》,被杨之光本人揭发系伪书。其中书中刊登的所谓“范本”,有些竟是假画。
3.徐冰、罗中立联手打假
著名艺术家徐冰和罗中立在2012年秋拍之前,在网上的预展信息中,发现多张署名自己姓名的赝品,其中不乏国内的一线拍卖公司,两位艺术家第一时间联手雅昌艺术网发出“谁在造假”的系列报道,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强烈关注,也引发了拍卖行对于赝品上拍的讨论。
4.《九方皋》国画变油画?
上海宝龙2012春拍上,题款为“徐悲鸿”的油画《九方皋》以8900万元成交,该画随即被不少业内人士指为赝品,因为按照拍卖公司提供的著录,该拍品应为国画,而非油画。
5.宋徽宗《千字文》离奇上拍
2012年1月2日,一件拍得1.4亿元的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书法作品,拍卖图录上写明这是宋徽宗赐给北宋权宦童贯的,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却表示,目前存世的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确实是赵佶赐予童贯的书法作品,但只有一件,而且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6.祁志龙“假作”的乌龙事件
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微博]春拍中,祁志龙《消费形象37号》被艺术家本人称为赝品,4月14日,苏富比出具香港少励画廊的保证书证明为真品。针对苏富比的声明,祁志龙及时给出回应,称由于他记忆失位,现在可以确认作品非赝品。虽然最后是一场乌龙,但是足以说明艺术家对诚信之重视程度。
7.明永乐青花“热水瓶”
2012年7月14日晚,央视播出的《寻宝——走进晋江》栏目中,惊现明永乐青花瓷“热水瓶”,底款: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当有关专家指出这件并非所谓的官窑瓷器时,持宝人还不愿相信,并坚称是郑和下西洋时所使用的热水瓶,这场关于收藏的闹剧让人啼笑皆非。
8.赵建成的“著作权”维权
北京琴岛荣德拍卖行在其举办的2012春季拍卖会当代书画·齐鲁名家书画专场中,上拍了14幅署名“赵建成”的作品,但经赵建成确认其中10幅并非其本人所作。赵建成以“被告虽经原告通知,却执意拍卖假冒原告署名的假画,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其行为扰乱了市场、损害了原告的声誉和原告作品的市场形象”为由,将北京琴岛荣德拍卖公司告上了法庭。
9.张大千《泼彩山水》遭质疑
2012年1月21日,在济南举行的“翰德轩迎春拍卖书画会”上,张大千巨幅《泼彩山水》以2.5亿元成交,超过以1.008亿元成交的张大千另一巨作《爱痕湖》价格,创中国书画作品成交价格新高。消息引起圈内争议,随着业内人士在微博等平台热烈讨论,此幅作品的真假更加扑朔迷离。
10.王刚砸宝“砸”出争议
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栏目“砸”出争议,有专家观看后公开质疑称所砸赝品“大多是真品,且不乏珍品”,最终北京市文物局[微博]委托专家对被砸赝品重新鉴定,确认所谓的“真品”系现代仿品。此消息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再度暴露出目前艺术品收藏投资领域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尴尬现实。
11.一场官司揭开鉴定乱象
2012年爆出的一场艺术品官司,虽然并未涉及到真假事件,但在艺术品鉴定方面却至关重要。事件的起因是郑州朱氏兄弟家传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被某档鉴宝节目的专家鉴定成赝品,先是撮合以17万元价格卖出,之后又以8736万元天价拍卖。兄弟俩一纸诉状把这位鉴定专家告上法庭。兄弟俩的遭遇,再次揭开了文物艺术品鉴定乱象丛生之冰山一角。
12.傅蕾蕾微博“打假”
2012年年初,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外孙女傅蕾蕾在微博发表声明称,于2012年1月30日至2月17日在香港荷里活广场“傅抱石妙笔丹青迎新岁”展出的15幅画皆为赝品,该微博在网上引起热议。而在香港荷里活广场的微博上提到,这15件傅抱石作品均是“中国十大收藏家”赵泰来博士出借展出的,号称价值上千万。
13.“西汉七子奁盒”真假之争
2012年3月初,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于盛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起当前文物鉴定界屡屡传出玉衣、玉凳各类天价拍品丑闻时,曾提到当年经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炒作,后来捐赠给南京博物院的“西汉漆器七子奁盒”也是赝品的看法。结果,捐赠者张继超以于盛庭擅自发表文章指称“西汉漆器七子奁盒”是赝品为由,状告于盛庭名誉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