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国清 通讯员佟彦慧、高旭)3月18日,国家文物局正式下达批文,位于大东区东塔街道地坛街30-3号的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陈列馆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区唯一保存完整的盟军战俘营,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以关押着被俘的二战盟军少将级以上高级将领17名、6个国家的1500名士兵和极高的死亡率而闻名于世。
继成为市、省文保单位后,市有关部门于2008年开始向国家文物局申请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陈列馆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申报的理由是: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为反法西斯而并肩作战的最好见证。与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相比,与731部队的遗址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遗迹相比,沈阳盟军战俘营同样具有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警示型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陈列馆由史实陈列馆、战俘营房、日军办公用房、遗址纪念广场等组成,占地面积1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馆内建筑、设置通过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战俘营设立的历史以及盟军战俘在战俘营的苦难与抗争。为真实再现战俘当年的居住环境,在目前仅存的一号战俘营房二层进行了复原陈列,根据历史照片和战俘的回忆,复制了木板床、俄式取暖炉、长条木桌等物品,天棚也恢复了历史原貌。
据悉,历经5年多的修复后,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陈列馆即将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