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动机
近日,记者接到群众举报称,西平铁路泾川段,将穿过位于甘肃平凉的泾州古城遗址,古城将遭严重破坏。
一方是国家重点工程,必须按期完工;一方是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城遗址,保护不容忽视。铁路建设与文物保护,这二者之间应该如何协调?
□特别调查
本报记者周文馨
本报见习记者赵志锋
一条在建铁路正穿越一座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城遗址。
这条铁路叫西平铁路(连接陕西西安和甘肃平凉),是国家“十一五”时期重点项目;这座古城叫泾州古城,是2003年甘肃省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边是铁路热火朝天的施工,一边是规划路基下文物的发掘抢救,当地学者专家为保护古城和文物奔走呼吁,而古城村民为保护文物和村庄安全多次与施工方发生纠纷……
一条造福泾川人民的铁路缘何引来如此关注?近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甘肃泾川,就西平铁路穿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泾州古城一事进行了调查。
铁路遭遇古城
四月的泾川河谷春意盎然,风景如画。登上矗立的泾州大云寺塔,夹在两山之间的泾州古城一览无余,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条高7米、宽30多米的铁路路基正在古城中段展开。
现在的泾川大云寺是在隋代大兴国寺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据史料记载,公元601年10月,14粒佛祖舍利由高僧送到泾川,在大兴国寺建地宫,置函,供养。
1964年12月,泾川县村民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了大云寺地宫,将14粒佛祖舍利出土,并发现了珍藏舍利的石函、鎏金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五重套函,这次发现成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71年,郭沫若鉴定后将上述出土的文物定为“国宝”。
2001年,泾川县政府将发现舍利的大云寺附近东西宽约3公里,南北长为1.5公里的泾州古城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在古城的描述中这些写道:“始建于殷商阮共时期,唐宋修建最为兴盛,明朝洪武年间毁于水患,现遗存有城墙、共池等。”
2003年7月5日,泾州古城被列为甘肃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注的断代为“汉至元”。
此后,泾州古城一直静谧地躺在山川之中。直到2008年7月,全长260多公里的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西平铁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同年11月开工建设。
此时,泾川当地老百姓大都知道“泾川将要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但并不知道铁路的具体走向。
直到一个个铁路涵洞率先在古城内修建时,很多人才知道铁路要穿越泾州古城2公里多。“我看到后很吃惊!”平凉市博物馆原馆长刘玉林说,从那时起,他就和当地的一些文化学者开始反对铁路穿越古城,并在微博上呼吁。
一场围绕铁路修筑与文物保护的“拉锯战”从此展开。
“坑坑有文物”
2009年12月和2012年3月,国家文物局对“西平铁路通过泾州古城”两次作出意见,认为“直接穿越泾州古城,破坏了部分城墙,不利于遗址的整体保护,不同意该方案”,并建议“调整设计方案,将该工程项目移出泾州古城保护范围,另行选址建设”。
2012年3月和5月,泾川县文体广电局发现铁路仍在古城内施工,于是两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西平铁路泾川段建设项目部在古城保护范围内停止施工。
此后,施工被迫中断,双方陷入“僵局”。
2013年1月16日,西平铁路迎来转机,国家文物局对甘肃省文物局作出了《关于西平铁路建设项目选线方案的批复》,该批复指出:“原则同意西平铁路建设项目选线方案和你局意见。”
上述批复同时要求:“工程施工前,请你局组织专业考古研究单位对泾州古城范围内西平铁路拟占压区域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工程施工中,请你局指导专业考古研究单位派员进行全程监理,并落实各项文物保护措施,确保文物安全。”
而就在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的前不久,2012年12月31日,泾川县在大云寺地宫东侧发现一处佛像窖藏,出土了北朝、北魏、隋、唐等时期的各类造像、造像碑(塔)240余件。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等人认为,这次文物发现属重大考古发现。各大媒体对此纷纷报道。
这次发现的佛像窖藏是位于大云寺地宫东侧,该大云寺大殿与建设的西平铁路距离仅20多米。
“国家文物局的批复要求是‘对古城范围内铁路拟占压区域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但省内文物部门目前只在铁路设计的路基下挖了四个探坑,即便这样,也是坑坑有文物!”刘玉林说。
刘玉林介绍:“第一个探坑是汉代坑,出土了大量的汉瓦,一堆堆的,还有一些秦朝的瓦片。”
“第二个坑是一个唐宋时期的井群,25米×25米的一个坑内共出土11口古井,还发现了一条水渠,说明这里是古城的供水区。”
“第三个坑是宋代的一个院落遗址,有房、门槛、台阶,出土的瓦片上有戳记,用的是官窑瓦,当时应该是一座官署。这里还出土了100多个石杵夯头。”
“第四个坑5米深,可以清晰地看见各时期的文化层,出土的砖比较大、比较厚,极有可能是古城东城门城墙。”
刘玉林说,他搞了一辈子的文物,最清楚发现一个遗址是多么不容易,这些探坑有的单独就可以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看到挖完就回填,感到非常痛惜!“铁路绝对不能穿过泾州古城,这是我唯一的希望。”
在一份甘肃省文物局《关于西平铁路泾州古城遗址考古工作的意见》上,记者看到,省文物局同意“对已发掘结束的探方进行回填”。
国务院中国国学中心顾问、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认为,从最近几年的惯例来看,从来还没有重大考古发现给铁路让路的例子。
引能否排洪之忧
4月16日,在当地村委会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古城内铁路施工现场,看到一群村民正在抗议,要求停工,而巨大的挖掘机正在轰鸣作业。
记者靠近采访,被施工方组织的“人墙”以“要确保生产现场安全”为由阻拦。施工人员表示,现在铁路的一切法律手续都通过了。
曾参与1964年“五重套函”发掘的村民贾林元今年69岁,当年是他用架子车将“五重套函”送往县博物馆的。“铁路下面还有东西哩,这个我敢肯定。”贾林元说,“修铁路是好事,但要先把国家文物保护好。”
泾州古城的核心区在泾川县的城关镇共池村,村委会主任贾蛇元告诉记者:“群众骂我无能,土下面文物保不住,可我一个人能保得住吗?”
今年2月,贾蛇元根据祖辈们的记忆及走访,在一张白纸上手绘了一幅泾州古城遗址草图,图上标注了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一些地名。
4月17日,在泾川县中医院住院部的4楼17床,记者见到了城关镇兰家山村村民杨同莲,她说自己是4月16日下午被铁路施工人员打伤后住院的。当天,她和村民赵三明开着农用三轮车去阻止铁路推土机挖土施工,两人先后被施工人员打伤,现都住在这家医院,三轮车被推土机推到沟里去了。
杨同莲家原来在共池村,2007年7月24日,一场特大暴雨导致泾州古城的一些村庄严重内涝,主要是排洪能力不足,7000多人受灾,1人死亡。“水当时都淹到了炕上。”杨同莲说。杨同莲家的房屋严重被毁,于是和村里200多户一起搬迁到了现在的兰家山村。
赵三明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他并非反对修建铁路,而是觉得铁路修建的涵洞数量不够,影响排洪。“7米高的路基阻挡了排洪,去年夏天我家的庄稼就被水淹了,损失很大。”赵三明表示,要是下一场大雨,他家的房屋都有危险。
据《泾川县志》和气象记载,明代至今的663年里,泾州古城共发生了67次特大洪灾、雹灾,平均每10年一次。
泾川县文化产业开发办主任魏海峰等人担心,横穿泾州古城的铁路路基高7米,一旦发生像2007年7月24日那样的特大暴雨,现有的铁路涵洞根本无法满足排洪要求,这将危及古城区域内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注意到,在建的西平铁路路基,距泾州古城北面——五龙山山根最宽处为300多米,最窄处仅40米左右。
华夏文明“活化石”
今年年初,甘肃省申报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将借这个国家级平台,探索一条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甘肃省省委书记王三运在2012年12月31日大云寺文物发现的报告上批示:“可列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一个重点给予规划和利用。”
曾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泾川县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要在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泾州古城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资源。“泾州古城应当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核心区、精华区和经典区之一。”
这位官员说,3000年的泾州古城遗址分布在川、山、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西平铁路恰好从古城核心区穿过,将唐安定城楼、汉至宋古城墙、大兴寺等隔在了一边,把历代官署、唐大云寺等隔在了另一边,还将一些不可移动的遗址压在了30多米宽的路基下。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赵超认为,泾州古城目前在全国基本上没有这样的类型,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具备整体大遗址保护的条件,建议申请大遗址保护计划。
“泾州古城是一个不可移动的遗址,那些说修铁路不会破坏古城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平凉市博物馆原馆长刘玉林说,现在大云寺又出土了这么多文物,更应该考虑重新规划线路走向。
4月17日早上8时许,《法制日报》记者在泾川县城一家宾馆见到了铁路业主方西平铁路公司有关负责人,当时他正在洗漱,记者表示等他洗漱完毕后采访他。但是记者一直在客房门外等到9时30分,其间多次敲门,这位负责人开始还答应了几声,后来就不作任何回应,一直没有再打开房门。
记者无奈,下楼离开,在宾馆一楼大厅,迎面来了几位自称是施工方的工作人员,让记者有事就问他们。记者向其中一位负责人提出了诸如铁路施工进度、文物保护等诸多问题,但他都没有正面回答。
当地一位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官员告诉记者,泾州古城是华夏文明的“活化石”,历经各种灾害而遗存下来,可谓沧海桑田,其价值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现在应当完整地保护下来,这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大遗址”保护思路。
这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说,作为政府行政部门,理应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但文物也要保护,他目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若能够在两者之间找一个结合点,铁路重新规划,避开泾州古城核心区,将来古城遗址开发开放后,游客必然增多,铁路客运量也会增加。”这位官员表示,倘若这样,铁路和古城就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当地一位官员表示,如果把泾州古城内这2公里长的铁路移至现在的高速公路南边,以桥墩高架通过,就可以将泾州古城这个宝库完整地保留下来,且目前即可动工,今年10月就有望通车。但若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在2公里长、30米宽的路基下进行全面发掘考古,则可能需要数年之久。
本报兰州4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