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香港
□温卓毅(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
广州金陵台妙高台被拆、先秦古墓被毁,令人扼腕。市政府展开调查,追究责任,并表示将完善文物保护制度且确保执行到位。香港近年来同样面临不少发展与保育的争议,其中港铁地盘发现历史遗迹的事例,可为广州的亡羊补牢提供借鉴。
港府规定,从2008年起,所有新基建项目的环评都要考虑工程对历史文物建筑的影响。港铁在2011年开展南港岛线工程时,根据环评报告建议聘请了考古学家,并向古物古迹办申请获发考古观察牌照。2012年9月,港铁聘请的考古学家通报古物古迹办在金钟夏悫花园工地发现历史遗迹。古物古迹办派出属下的专业考古人员实地考察,并与港铁商量处理方案。双方专家都认为遗迹只是19世纪中期的海堤,且已被早年的多项工程破坏。港铁提出,遗迹文物价值不高且处于工程主要位置,不宜原址保存,可运用图文方式记录。古物古迹办同意港铁的方案,并建议将状况良好的石块妥为保存作日后利用。
不过,从港铁发现遗迹到古物古迹办给出处理决定,整个过程一直没有向公众披露。事件在2012年10月经媒体报道后,马上引发舆论和议员对港铁和古物古迹办黑箱作业的批评。一是质疑港铁担心遗迹勘察和保护将延误工程导致造价上升,所以没有及时通报而是继续工程,令遗迹进一步受损,失去保留价值才通报古物古迹办;二是质疑作为港铁最大股东的特区政府,无正面回答港铁何时发现遗迹,“自己人查自己人”,处理决定没有公信力。
也有学者表示,古物古迹办专业人士的判断和处理值得信赖,但港府的透明度明显不足,建议以后发现怀疑古迹时应尽快向公众公布。所以,发展局局长在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回应议员质询时表示,日后古物古迹办发出评估结果前,会先咨询古物咨询委员会意见,通报区议会,并将专家报告上传到官方网页供公众查阅。
相比之下,广州的两份调查报告对市民的交代都有不少改善空间。例如金陵台妙高台强拆事件的广州翠桦公司,在事发地广州一直保持沉默,却在香港报章发表声明表示商业行为符合法规。原因恐怕是该企业母公司是香港上市集团,而妙高台旧主的粤剧泰斗身份又名扬省港澳,香港媒体曾以该企业老板“强拆薛觉先故居”为题报道此事,对企业股价和个人声誉都构成不少压力。
这种舆论压力并非无的放矢。以港铁工地发现遗迹一事来说,香港市民和议员追问的是港铁公司和港府的责任。因为无论施工单位抑或监理单位,都受雇于地铁公司。而在广州,地铁工地古墓被毁,地铁公司承担何种责任?这在媒体报道中似乎语焉不详。或许广州市政府不妨把调查报告全文上传到政府门户网,让关心广州的市民都能够清楚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调查细节,从而为制度完善集思广益。
(原标题:古物调查报告可以更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