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号线索
沥滘村光绪年间民居
提名人 崔志民
建于光绪5年的民居,不仅建筑保存完好,室内一桌一椅、房屋地契、尤其是精美的神楼都保持完好,这座位于广州海珠区沥滘村的清末民居被古建筑专家鉴定为十分罕见,原汁原味保留了清末民居的格局,走进这座房子仿佛时光倒流。有900多年历史的沥滘村内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从明清祠堂到民国洋房,各类建筑形制应有尽有,热心读者向本报推荐了多座建筑,位于沥滘大街的民国洋房,村民称是建筑大师罗明燏的作品,专家表示待进一步考证。
文/记者廖靖文 图/记者邱伟荣
提名建筑: 沥滘村三间两廊结构清末民居
点评专家: 陆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史意义: 精美的神楼保存完整十分罕见
这座清末民居是典型的三间两廊结构,在广州地区的农村保留得较多,如从化市钟楼、钱岗等村落都有大量这种建筑。
这座民居的不凡之处在于建筑和装饰都保留得比较完整,尤为难得的是精美的神楼完整保存下来,这在整个广州都是十分罕见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古建筑神楼都被破坏了。
“保存如此完好的清代民居,我看目前在广州市区内恐怕只有一两座”。文博专家崔志民向记者推荐了位于沥滘的这座建于清光绪5年的建筑,只见整座建筑连同花园都保存完整,令人惊叹的是老屋里面的家具摆设、装饰全部都是清末的原样:包括一座保存完好神楼以及其中的一整套清代祭祀用品、全屋的桌椅、大床、木雕双喜屏风、对联、乃至厨房里的水车、牛轧、杖等全套当时的农耕用具等等。此外,还有书楼,保存有一定数量的古籍。
“这个就是当时的地契”,大屋主人向记者出示了当时的地契,显示大屋连花园占地六亩。一张图纸上还有当时的全景,大屋的旁边就是家族的祠堂,可惜已不复存在。
崔志民告诉记者,该传统民居主人永年为光绪年间人,原在十三行开银铺,经营得法,声誉甚好,后来因为乐善好施,得到朝廷嘉奖。据记载,永年当时听闻福建商人反映,家乡遭受水灾,百姓苦不堪言。听后马上捐出白银500两赈灾,后又增加45两,又表示将继续追加。可惜身体有恙,29岁就英年早逝。为表彰善举,朝廷先后封其为通政司经历职、光禄寺正职等。百姓送赠的“百世流芳”石匾还在大屋花园下面保存着。
永年的独子后来在沥滘开设了橡胶厂、米机厂、鞋厂等一批民族工业,抗战还支持卫国尧领导的游击队一批弹药物资。“全靠后人妥善保护,这座大屋才得以完好保存下来”。
9号线索
沥滘大街旧建筑
提名人 卫先生
提名建筑: 沥滘大街旧建筑
点评专家: 汤国华(广州大学建筑系教授、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
历史意义: 若是罗明燏大师作品价值更高
广州沥滘村环秀坊居委会所在的旧建筑。这座建筑是典型的民国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富有变化的室内地砖体现了设计师对艺术的追求,而不是千遍一律的设计。目前最关键的是要确定是否罗明燏的作品,作为建筑大师,罗明燏的作品在广州保存得并不多,如果确定是他的作品,将是十分珍贵的历史建筑。
位于沥滘大街上的南洲街环秀坊社区居委会,也许是广州最奢华的居委会,这个居委会设在一座两层半高的民国洋楼内,独门独院,洋楼前面还有一个精致的六角亭子,最令人惊叹的是,整座洋楼每一间房间地砖的花纹样式完全不同。
熟悉村中历史的村民卫先生告诉记者,这座洋楼曾是日据时期沥滘村一霸“十老虎”的产业,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近年成为了社区居委会,“听村中老人说是著名建筑大师罗明燏的作品,保存这么完好在全市都十分罕见”。
提起“十老虎”,番禺和新滘一带的老人家都不会陌生,因为他的臭名远扬。村民卫伯告诉记者,“十老虎”其实是沥滘卫氏同父异母的十兄弟,原来是村中一霸,后来成为汉奸。其中头子是老六卫金允,又被称为大王允。广州沦陷前他长期在市内当密探,广州沦陷后,通过巴结日寇军官,摇身一变当上了日寇的联防队长。“其他兄弟依仗大王允的势力,在番禺一带欺霸,横行于周围二十四个乡村”。
后来,同样是沥滘人的地下党员卫国尧回到沥滘村,筹备建立抗日根据地。1944年清明节那天,一举把“十老虎”中的八只“老虎”捉拿。
10号线索
越秀区木排头民国建筑
木排头2号外墙的雕刻装饰。记者苏俊杰 摄本报讯 (记者何瑞琪、林静)这是一栋民国时期的建筑,楼下小摊贩喧嚣,路人走过容易将其忽视,其实这里别有洞天。这是越秀区木排头第一栋建起的豪宅。岁月沧桑,它依然讲述着历史的故事。
广州市越秀区木排头是极具特色的路名。居民谢小姐说,此处为珠江岸边,宋时常泊放木排,因此得名。她家位于木排头2号之一,实际上是木排头1930年第一栋建起的民居,一栋楼又分开两幢,故而没有1号而从2号开始算起。站在顶楼,珠江风阵阵吹来,极其凉爽。
“我爷爷是华侨,当年花了5000块银元,在广州市中心建起这栋楼。”谢小姐指着屋内构造说,楼内的扶梯全是酸枝木,地板为暗红色花阶砖,墙壁刷成淡绿色,窗花是精致的钢条,处处是当年时髦的建筑风格。
楼高三层半,每层74平方米,三层保存得较为完好。客厅与卧室用玻璃门板隔开,如果想扩大使用空间,随时可以拉开。80多年过去了,当年圈状花色的玻璃依然清晰透光,蓝绿色的木板清脆有声。
目前,谢小姐的儿子在这里居住,“别看它外表破破烂烂的,住起来很舒服,老房子结构很稳,采光很巧妙。”
谢小姐介绍,这间房子是木排头历史最久的老建筑,后来周边接二连三地建起别墅,但是业主转移,年久失修,希望这一带的民国老建筑能被保护起来。
11号线索
荔湾区和息里27号民国建筑
和息里27号的彩色玻璃窗。记者苏俊杰 摄本报讯 昨日下午,记者探访广州荔湾区和息里民国建筑,“和息里7号民居”已挂牌“保护文物单位”,但具有80多年历史的和息里27号民居没有被定为文物,外表残破。
打开一扇铁门,记者沿着一个陡峭的瓷砖楼梯来到三楼天台,天台种满花草,灰水泥砌成的云台仍然不减风采。红砖头、灰水泥,从天井望下去,视野开阔。
现任业主70多岁的郭婆婆介绍,该栋建筑由郭婆婆的老爷建于上世纪30年代,占地100多平方米,用料良好,连水泥都是从美国进口回来的,在当时属于一栋精心建造的“豪宅”。
自嫁入郭家以来,郭婆婆一直住在这里,目前她和家人住在第二层。80多年来,由于家族越来越大,原本一层的房屋加建到两层,其他格局仍然保留当时建造时的原貌。首层曾经作为和平西幼儿园十几年的活动场所,大门上“和平西幼儿园”几个字依稀可见。
从第二层客厅前的阳台向外望,视野仍算开阔。走进卧室,雕花的木门,彩色玻璃,式样繁多的花瓷砖,连当时建造的业主郭夫人用过的红木梳妆台也保存了下来。
(记者林静、大洋网记者何竹茵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