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圆传真
本报记者 邢东伟
2013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文物执法督查工作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巡查结果不容乐观,海底文物被盗捞严重。
“尽管西沙群岛水下文物遗存远离大陆,但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散落的各种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正在人为侵蚀下,逐渐失去其应有的光彩。如何保护和开发西沙水下文物遗存,已成为社会必须直面的问题。”8月20日,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查明水下文物遗存90处
“巡查活动历时20余天,对西沙群岛各海域的23处水下文化遗存进行了细致的巡查和勘探。”王亦平说,这次巡查活动是由海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组织实施的。
来自北京、福建、江西、辽宁、广东以及海南省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参加了此项活动。除像以往一样租用渔船外,海南省首艘文物执法督查船此次也首航西沙,此举彰显出海南省保护西沙水下文物的决心和力度。
“可喜的是,这次巡查活动又新发现5处水下文物遗存。”王亦平说,文物专家这次主要对永乐、宣德群岛的羚羊礁、石屿、银屿、全富岛、珊瑚岛、玉琢礁、北礁等23处海域已登录的水下文化遗存的保护状况进行巡查、文物执法和水下考古,根据渔民提供的多处线索,专家们新发现水下文化遗存5处,登录水下文化遗存线索点两个。
“此次不仅了解了水下文化遗存的保护现状,还在少数遗存处采集了标本。”王亦平举例,如北礁2号沉船遗址位于水下36米处,在以往调查工作中由于设备所限,未能取得遗址的详细资料,本次巡查通过使用双瓶装备对其进行测量、摄影、摄像,获取了沉船遗址的分布范围、全景照片、录像资料等,并进行了精准定位。玉琢礁1号遗物点的水下遗存主要包括6块石构件,今年的巡查对其位置关系、分布范围进行了测绘、拍照及摄像,补充了以往资料之不足。
至此,西沙群岛海域共调查登录水下文化遗存已达90余处,为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礁盘水下遗存遭毁严重
“这次巡查,发现不少水下文物被盗,实在很痛心。”王亦平说,尽管这两年随着巡查执法力量的加强,大多数水下文化遗存的保护有了明显改善,但盗捞现象仍然很严重。盗捞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瓷器等小件文物,连碇石、铁炮这样大体量的文物都被盗捞。
他说,北礁13号遗物点在2010年调查时曾经发现有3块碇石,当时由于原址保存的需要,考古队仅采集了1块,今年对其复查时发现其余两块碇石已经不见;玉琢礁1号遗物点在2010年调查时曾发现铁炮4门,结果今年遗存现场仅剩下铁炮的压痕清晰可见。
海南省文物局副调研员黎吉龙,多年从事水下文物保护工作,对西沙海域文物遭破坏的情况并未感到意外。他无奈地说,很多次水下考古发掘都出现过“考古队员赶到现场时,已有大量文物被捞走”的情况。因为西沙群岛水下文物遗址的发现,多是由当地渔民或海洋渔业部门提供线索才发现的,考古队员自主发现的非常少。汪洋大海中,考古队员要找到这些遗址,无异于大海捞针,反而是长期在海上作业的渔民有可能先捞到文物。而某个水域有文物遗址的消息传出后,盗捞者便会迅速聚集,以水下爆破、手工挖掘、潜水探摸等手段,哄抢海底文物。
“文物在海底沉睡多年,打捞出水对文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是,我们不打捞,不法分子就会盗捞,破坏更为严重。”黎吉龙说,目前国内的水下文物挖掘均属抢救性挖掘,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水下文物保护,尤其是原址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受技术、资金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国内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多局限在近海区域。南海海域辽阔,有些文化遗址距离陆地远,保护起来更加困难。
黎吉龙告诉记者,目前调查发现的水下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礁盘上,而近年来渔民对礁盘上的砗磲进行掘取的作业对水下文化遗存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有的渔民在对砗磲进行掘取的同时对所发现的文物也一并盗取,礁盘水下文化遗存遭到近乎毁灭性的破坏。
计划设立西沙实时监控
作为中华民族世代在南海活动的重要物证,西沙海域的文化遗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现有条件下,除了抢救性挖掘外,应当如何保护这些文化珍宝?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西沙水下文物的保护,已经演变成和盗捞者比设备、比耐心的尴尬游戏。而在这一点上,文物保护部门明显处于下风。”王亦平表示,省文物局已经着手针对存在的问题,将会根据需要开展海上监测项目的研究,并将敦促有关部门划定水下文物遗址保护区,实施严格的管制,相关课题已经展开了前期研究。
不过,他同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水下文物遗存被发现,仅靠文物部门巡查执法显然是不现实的。为加大保护力度,海南省文物局正在力争与海监、边防等多个部门联手,实现文物巡查的常态化、制度化,以提高监管水平。
王亦平透露,三沙市政府已经考虑在永兴岛建立水下考古文物工作站。同时,省文物局将会在西沙设立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实时观察,对盗捞、破坏水下文物遗存的不法行为进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