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智军 实习记者 李亦奕 李 楠
在美术馆等公共艺术空间免费开放的今天,走进798艺术区,却时见画廊门口有收费的标示。在亚洲艺术中心的门口,竖立着一个“自觉投币两元”的票箱,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收费方式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但每天上千名游客主动投币的人寥寥无几。同样实行两元票价制的杨画廊,收费的缘由是刚结束的展览期间,用以投放视频的设备被偷,致使一批相关的资料全部遗失,无奈之下只好采取门票制的方式,以限制一部分人流量。
记者在走访的一些收费画廊中了解到,虽然实行了门票制度,但大都没有严格执行。而且售票的缘由,也都是因为人流量过大,许多观众对艺术品爱护意识不强,所以展品受损的问题时有发生,触摸展品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另外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挂有明显收费标示的画廊,观众人数明显比不收费画廊要少,但驻足欣赏作品、交流作品感想的人数比例却高了许多。在对因收费而选择过门不入的观众随机采访中,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就是来看看玩”。
每逢周末,虽然798艺术区游人如织,但带着“来看看玩”心态的游客观众显然为数不少,以至于艺术区内一家经营特色服饰店的促销员说:“每天都有那么多旅游团来,这难道不就是旅游区吗?”
驻扎了500多家机构,包括265家专业画廊的798艺术区,可以说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艺术社区,也是北京的一个文化地标。但艺术区缘何蜕变为旅游区?中国艺术区的发展之路是什么?
产业升级的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的前身是国家重点电子企业718联合厂所在地。上世纪90年代末,伴随国企改革的深化,联合下属的几个工厂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分产业迁出,大批闲置厂房对外出租。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加上低廉的租金,很快吸引了艺术家入驻,舒适的环境和创作氛围为798迅速积攒了人气,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不断慕名而来。艺术区逐步形成规模,并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06年被确定为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但近几年,随着艺术园区的发展,各类经营机构的进入,“艺术家流失”“艺术区变调”等对艺术区发展规划的质疑也纷纷涌现。
对此,北京798艺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说:“798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源地和摇篮,有很强的包容性。过去是画家租用画室创作,现在是更多的艺术家到这里办活动,所以我们并不赞成‘艺术家流失’的说法。据我们统计,现在和艺术机构签约的艺术家就有3000多人,这些艺术机构专门为艺术家们做学术及宣传推广活动。”
而对画廊象征性的收费,张国华也表示理解,虽然艺术区中大部分艺术中心和画廊可以免费参观,但有些画廊收费主要目的并不是希望以此盈利,而是想把一些非艺术爱好者挡在门外,以期使展品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们管委会也不希望798成为旅游景区,容易破坏园区的艺术氛围。而且也一直保持严格的准入制度,支持鼓励当代艺术和前卫艺术家进入,跟艺术无关的企业不得入驻,以期留住艺术魅力和艺术家创造力。”
对于未来798艺术区“打造成功能齐备的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逐步将展示和交易的功能区分开来”的规划,张国华透露:“目前,管委会已经将五星级拍卖大厦的修建方案提交北京市,这个拍卖大厦既可以为国际藏家提供住宿、拍卖的场所,又配备了艺术品的仓储、安保措施,为收藏家们提供全套服务。与此同时,公益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也在筹划建设中,将对重点艺术品进行收藏、展示和研究。未来的交易区将占到园区10%至15%的面积,实现以功能提升带动产业升级。”
艺术家需不需要聚集艺术区
中国的艺术区,从早期的圆明园时期到现在才短短20余年,而西方的艺术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西方艺术区的形成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体现了西方艺术潮流与艺术中心的变迁,更可以为中国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西方美术史的王端廷说:“艺术家需要扎堆,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个传统。艺术家也需要彼此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自然就会走到一起。艺术区的形成,有创作的需要,也是商业经济的产物。”西方从现代主义开始以后,产生了艺术家的聚集区,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法国巴黎20世纪初自然形成的两个艺术家聚集区:一个是塞纳河右岸的蒙马特高地,代表艺术家有毕加索等人;另一个在塞纳河左岸,代表艺术家有莫迪里阿尼、夏加尔等人。而最有影响的艺术区,是上世纪在纽约形成的苏荷艺术区和东村艺术区,也是自发地聚集在一起。
王端廷介绍,艺术区分艺术家聚集区与画廊区两种,中国比较早的艺术家聚集区是圆明园画家村,后来搬迁到宋庄,再后来有了各种艺术区,而798主要是一个侧重画廊的艺术区。
中国艺术家扎堆形成艺术区的现象,在批评家彭德看来,首先是艺术家不太自信的表现,从而需要一个群体,而真正有造诣的艺术家不是靠群体的力量来进行自我实现。所以他对艺术家抱团艺术区一直持比较消极的看法:“从世俗的角度看,艺术区有它积极的一面,便于交流、传播。但从艺术本身,艺术区对艺术家有一种伤害,容易造成作品雷同,所以我对艺术区不是太看好。我始终认为这种聚在一块不一定是最好的生存方式,艺术家还是应该回到画室里,独立起来。”
“艺术区的出现有它背后的原因和自身的逻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区的弊端会慢慢呈现,人们也会思考艺术家生存更好的方式。各地的艺术区也越来越多,原因是整个社会对当代艺术还没有广泛接受,这也是艺术环境比较落后的表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说。
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博弈
798艺术区的发展和演变,不仅是北京一处艺术区的问题,也是中国艺术区发展的一个缩影。王端廷介绍,西方的艺术区都有一个从形成、发展到衰落的过程,现在的798和宋庄,也必然会有这么一个过程,而且现在已经看到了这个迹象。“798已经过了它最好的时期,这个最好的时期是相对来说艺术的纯粹性比较高,更单纯一些。现在这种单纯性已经慢慢被侵蚀了,艺术的商业性取代了艺术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杭春晓也认为,798作为一个艺术区来看,已经越来越泛艺术商业化,失去了艺术作为思想生产力的色彩,不再具有艺术家的创造性,更多的是以艺术品、艺术衍生品和以艺术名义的商品聚集区,成为一个时尚文化生活区。但他同时表示,如果从公共文化的角度看,这也是艺术走向公众的必然结果,因为今天观众不再去关注深刻的艺术,只会去关注被消费的艺术,而且艺术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对象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快地发展。“应该用更理性的态度,而不是简单的情绪化态度来看待798艺术区的变化。798艺术区的现状,从深层的角度讲,就是一个城市化、商品化发展的必然推进。798变成这样,也是一种好事,向更多的公众推广了艺术的概念,哪怕它现在不是一个艺术的源发地。”
对于艺术区的发展,杭春晓认为关键是艺术区自身如何定位:“如果想成为艺术原创地,除非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对艺术家的支持力度,否则必然出现艺术被驱逐和泛商业化。如果想成为艺术被消费的公共文化生活区,受市场行为的规律控制就自然会形成。但如果变成一个同艺术毫无关系的商业区,那就很悲哀了。”
除了自然形成的艺术家聚集区外,随着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各地也纷纷兴建艺术区,但艺术区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建起几座工作室。对国内艺术区一直非常关注的批评家杨卫说:“其实艺术区先是自然形成,然后再去扶持。过于人为化,反而不易形成,艺术家会自然地择地而居。艺术区的生长就像艺术家的创作一样,不可能规定每个人都画一样的东西。”
艺术区发展往往也面临一个难解的怪圈,即当艺术区形成,各种经营机构进入,房价上涨,艺术家撤离,再寻找新的艺术聚集区。对此,杨卫分析说:“中国艺术区的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权问题。因为多数艺术区并不是真正在做艺术,而是以艺术的名义把地价炒热了,地价上来后就自然面临着这个问题。”
杨卫刚从成都蓝顶艺术区回来,他认为在国内的艺术区中,蓝顶艺术区还是相对成熟的,当艺术家们从老蓝顶艺术中心迁到新艺术中心的时候,就与开发商解决了产权问题。“有了产权就等于留住了艺术家,艺术家有了归乡的意识,才能形成一种传统,这样就形成了城市自身的一个文化品牌,也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方式。中国艺术区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产权问题,以及艺术区发展扶持政策的延续性。”杨卫说。